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新变化,潜藏着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创新密码。跳出交通看全局,持续挖掘老资源新潜能,不断探索新场景新业态,就能扩充发展容量、拓展增长空间
最近,笔者途经京港澳高速河北保定服务区时,看到这样一个画面:炎炎夏日,眼看充电区就要排起长队,几名身着深色工装、外套荧光马甲的工作人员立马出现,引导车主移步公路另一侧服务区充电。经过工作人员悉心疏导,车水马龙的服务区变得井然有序。
原来,这些工作人员是充电调度员,这个新岗位是服务区这两年增设的,为的是应对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车流,通过及时调度、优化服务,让服务区内的充电设施发挥最大效用。
充电调度员这一新岗位,产生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热土中,折射着技术进步、产业跃迁。一位工作人员感慨:近两年,服务区成了“新能源汽车展”,入区车流大增,车型更丰富,品牌也越来越多。透过岗位看变化,高速公路服务区不正是中国创新场的生动缩影吗?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今年“五一”假期,服务区充电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8%,创历史新高;端午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出行占比增至约21%。与此同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上升至43%。
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加速换新。沪昆高速浙江嘉兴服务区,多台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让车主充电更顺畅;京沪高速平桥服务区,全国首个“移动充电航母”亮相,最多可支持8台车同时充电……新产品接连登场,新业态不断涌现,让服务区渐成新技术的“秀场”、新消费的现场,也让人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满怀期待,对创新中国充满信心。
视线放远,高速公路服务区也是观察中国发展新空间的独特视角。
一组数据耐人寻味。2023年至今,京港澳高速保定服务区的充电枪从28把增加到76把,区内司乘平均停留时间由过去的15分钟拉长到约半小时。曾经功能单一、只为满足旅客基本需求的服务区,在新能源汽车自驾游的带动下,打造出不少消费新场景。
变车流为客流,背后是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的辩证法。这些年,有的服务区巧用闲置空地,打造园林景观,变公路服务区为文旅目的地,营业额逐年攀升;有的服务区改造原有楼宇,丰富商业形态,变交通枢纽为消费场景,催生新的增长点……跳出交通看全局,持续挖掘老资源新潜能,不断探索新场景新业态,就能扩充发展容量、拓展增长空间。
新岗位映射新产业,新产业带来新空间。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新变化,潜藏着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创新密码,浸润在你我身边的方方面面,不断创造着高品质美好生活。透过点滴瞬间、广袤风景,我们看到活力中国的无限可能。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7日 第 18 版)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