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电力虽充足 用电须节约

吕钟正    2025-08-29 07:33:49    人民日报

节约用电既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调节高峰负荷、缓解保供压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发电量增长很快,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提高,我们还需要节约用电吗?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的确,我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24年,全国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其中新能源发电量保持高速增长,已成为电量增量主体。

发电量节节攀升,一些人可能觉得“一度电也就几毛钱,花不了多少钱”。那么今天,为何还要倡导节约用电?

节约用电既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调节高峰负荷、缓解保供压力的重要手段。从电力全生命周期来看,每一度电都很珍贵。

从供给侧看,2024年超10万亿千瓦时的发电量中,火电贡献超过60%,仍是发电主力。少用一度火电相当于节约400克煤,减少900多克二氧化碳、200多克碳粉尘、15克氮氧化物等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需要我们合理使用每一度电。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新增部分是通过“风吹日晒”而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成本。风电、光伏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极热无风、极寒无光、晚峰无光可能导致新能源出力严重受阻。同时,大规模消纳新能源发电,对电力系统的气候弹性、安全韧性、调节柔性提出更高要求,各环节均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从需求侧看,当前我们的能源需求总量仍在不断增长。产业发展、居民生活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强大的电力支撑。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偏紧,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必须做足电力保供准备。今年夏季,我国电力负荷不断创下新高,7月份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如果我们能在用电高峰节约用电,可以减轻电网系统的运行压力,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多地发出倡议,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调节空调开启时间和温度;优先选用节能电器,随手关闭闲置电源;电动汽车尽量错峰充电……这些措施不难做到。

精打细算,让每一度电都有意义,电力供应才会更有保障;用之有节,省下的每一度电都将为生活添彩,让我们共同点亮绿色低碳发展新图景。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9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思想不松懈 工作不松劲
下一篇:提升防灾减灾“分辨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