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破解预约难,“诗外”下功夫

李忱阳    2025-09-08 08:32:22    人民日报

破解“预约难”,需要立足一域、因地制宜,也需要着眼全局、统筹资源,如此才能得出“最优解”

 

场馆外,观众排起长龙,等待入场;场馆内,人头攒动,各种特色展品令人目不暇接。今年暑期,博物馆游热度不减。与此同时,“预约难”“一票难求”等问题也引发讨论和关注。

博物馆不仅是增长见识的文化空间,也日益成为旅游打卡地。孩子们能在这里认识课本中的文物,外地游客可以领略一座城的魅力,当地市民有了休闲好去处,如今,博物馆已成为集教育、旅游、展览、公共服务等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能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由此不难理解,为何越来越多人钟爱博物馆。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观众参观需求水涨船高,但博物馆承载量有限,“预约难”成为文博热中“幸福的烦恼”。破解供需矛盾,需从两端发力。

针对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博物馆承载量。比如,今年暑期,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延时开放至晚上8点,日均接待观众超2万人。延时开放、夜间开放,更好满足传统非参观时段的需求,不仅能为市民游客带来便利,也将为挖掘消费新潜力打开新思路。

积极探索合适的开放模式,进一步改进预约、改善管理,有助于更好满足观众观展需求。比如,周一闭馆曾是许多博物馆遵循的惯例,如今,不少博物馆尝试取消闭馆日,实现全年无休;有的探索错峰闭馆,闭馆时间与其他博物馆错开,避免让游客周一无馆可逛。

以更大的视角看,一座博物馆的物理容量,总归是有上限的。破解博物馆“预约难”,需要跳出“一亩三分地”,在“诗外”下功夫,从整合文旅资源的大盘子中谋思路。

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推动展品走出博物馆,走向更广阔的地区,能让更多观众不必长途跋涉便可大饱眼福。江苏“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举办以来,一批镇馆之宝频频“出差”,184天展期,累计接待观众209.7万人次。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看·见殷商”展览,28家单位的338件(套)珍贵文物登上“运河之舟”,更多观众得以近距离鉴赏文物原件。推动不同地区的博物馆相互“牵手”,让更多文物“出差”“做客”,博物馆的辐射面将越来越广。

激活沉睡的资源,让冷门博物馆热起来,也能有效实现游客分流。观众参观需求与博物馆承载量之间的矛盾,既体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结构上。热门博物馆门票“手慢无”,有的中小博物馆却门可罗雀。截至2024年底,我国备案博物馆达到7046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散布在各地的中小博物馆。与大博物馆相比,中小博物馆主题更加聚焦、馆藏特色鲜明,往往能给游客不一样的文化体验。推动博物馆百花齐放,打造“小而美”的特色品牌,不仅有助于解决“预约难”,还能培育地方文旅新的消费增长点。

破解“预约难”,需要立足一域、因地制宜,也需要着眼全局、统筹资源,如此才能得出“最优解”。以更多优质文化供给、更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文旅事业发展质量,这是观众的共同期待,也是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08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电话手表进学校,管理要更人性化
下一篇:让托管有意思有意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