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戏中立戏骨,戏外树风骨

曹雪盟    2025-10-15 08:46:00    人民日报

这段时间,有两位老戏骨赢得掌声。

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式上,创造了许多经典荧幕形象、如今已90多岁高龄的“人民艺术家”田华动情诉说自己是“党的女儿”,闻者无不感动。

暑期档电视剧《生万物》中,演员迟蓬演活了“大脚娘”这个戏份不多的角色,让观众感叹“这不是演,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人物”。

所谓“戏骨”,立起的是一部戏的骨架。老戏骨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表演的精益求精,不仅让一个个艺术形象在人们心中立了起来,让一部部文艺作品叫好又叫座,也树起了文艺工作者站稳人民立场、坚守文艺追求的标杆。

“全身都是戏”,角色才会立体。有的老戏骨是“剧抛脸”,既能塑造坚韧不拔的角色,又能刻画斤斤计较的人物,以生动的、差异化的影视形象,映照丰富而复杂的现实,引发观众情感共鸣。老戏骨的“戏”,体现在扎实的台词功底、细腻的情感表达,源自深入独特的思考、一丝不苟的打磨。当个人体验与角色生命深度交融,演员的生活阅历便能转化为艺术表现的滋养,让角色更加可信、可爱。

立起角色,需要舍得下“笨功夫”。“人民艺术家”秦怡在93岁时仍坚持到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拍摄电影,只因“艺术创作离不开真实”。吴彦姝在84岁时为一场奔跑戏,反复跑了8趟,只为让情绪到位、把角色塑造好。牛犇在80岁时演跳湖救人的戏份,婉拒导演用替身的好意,只因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尽力还原团队的创作。好演员不是天生的,赢得掌声靠的不是花拳绣腿、投机取巧。老戏骨用行动诠释着“笨功夫”的价值,真正打动人的不仅是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更是为心中热爱甘于付出的赤诚之心。

戏中立戏骨,戏外树风骨。从《白毛女》中的喜儿到《党的女儿》中的李玉梅,田华塑造了一批独具民族特质的东方女性形象。但凡有重大演出、赈灾义演等活动,田华都义不容辞地参加,坚持“还艺于民”。革命老区的一家药厂遭遇生存危机,负责人来请牛犇代言。牛犇不仅没收一分代言费,还帮忙拓展销路,不求回报,只求为老区人民作贡献。老戏骨之所以受到观众尊重,关键就在于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戏内追求“艺”,戏外涵养“德”。在老戏骨身上,人们看到“德艺双馨”的具象表达:“搞艺术不要将就,要讲究”的坚持,使一个个经典形象深入人心;“永远是德在第一位”的信条,让优秀艺术作品经久流传。老戏骨能在人民心中立起来,是因为他们把艺术追求立了起来,把人品道德立了起来,以敬畏之心对待观众,以真挚之情服务群众。作品与人品缺一不可、相互砥砺,才能更好让文艺发挥启智润心的作用。

李雪健曾感慨,“演员”两个字“沉甸甸”,其中有前辈挣得的荣誉、有时代赋予的责任、有人民殷切的期待。发展的车轮始终向前,文艺工作者的脚步也永远向前。从艺者,无论是唱念做打还是琴棋书画,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市井技艺,都需要潜心打磨业务、坚持崇德向善、与大众同频共振,不断创造出兼具艺术性、时代性和人民性的好作品。期待更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涌现出来,为人民群众奉上更多美味的精神佳肴。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5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千年智慧润泽现代文明
下一篇:聚焦“小而美”,科技向善利万家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