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聚焦“小而美”,科技向善利万家

——“十四五”创新突破启示录③

孟繁哲    2025-10-15 08:46:26    人民日报

当生产与消费深度互动,创新的“星星之火”就能以“燎原之势”形成新的产业蓝海

让更多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助于促进科技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胜势

只有坚持科技向善惠民,并在这样的价值基准上完善社会治理、法律规则,才能在防范社会风险的同时让科技创新的正向效应最大化

 

“光子”制作美味三明治,“旺达”清扫桌面,“墨子”高效收纳、精准叠衣,“阿尔法蛋”讲故事、教英语……在前不久举办的“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上,人形机器人在多种家庭场景中大展身手,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硬核”科技的新突破,描摹出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向善惠民,始终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

在乡村沃野,智能高效稻麦联合收割机1分钟收割600公斤作物,大幅提高夏收秋收效率;在医院手术室,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投入应用;在养老机构,智能腕表和智能拐杖等装备优化养老服务……“十四五”期间,一个个“小而美”的科技创新成果与百姓生活深度融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恩格斯曾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我国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人,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的技术应用场景。民生日用的现实需求与日俱增,各行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翘首以盼。当供给侧“贴合”需求侧,当生产与消费深度互动,创新的“星星之火”就能以“燎原之势”形成新的产业蓝海。

复兴号CR450动车成功下线,提升旅客出行效率,将带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规模突破万亿元级;商业航天“星箭”频频发射,助力农作物精细化管理,预计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达2.8万亿元;“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单台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可满足千百万居民用电需求……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动技术应用、技术集成、技术迭代,让更多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助于促进科技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胜势。

“中国正在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让残障人士也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国际残联执行理事何塞·玛丽亚·比埃拉的感慨,从一个侧面表明,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还为惠民生拓展了新路径。

医疗机构推出人工智能陪诊服务,让患者就医流程更顺畅;电子社保卡广泛普及,个人社保权益单查询、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申请等事项都能线上办理,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善用新技术破解民生难题、服务日常生活,能够跳出既有框架,为解决民生难点、痛点问题提供新方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往深层看,坚持科技向善惠民,不仅关乎民生改善,更关乎科技创新的未来。当今时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在激发发展新动能的同时,也对社会治理、法律规则等各方面带来新的冲击。比如,大语言模型处理、生成数据时,可能侵犯个人隐私;换脸、拟声等技术可能被用来诈骗、制造虚假信息。因此,科技创新已经不只是一个技术课题,而是具有了更鲜明的价值属性、治理属性、伦理属性。只有坚持科技向善惠民,并在这样的价值基准上完善社会治理、法律规则,才能在防范社会风险的同时让科技创新的正向效应最大化。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科技创新最终要落到“人”上。新征程上,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推动更多好技术变成新应用,定能以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惠及广大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5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戏中立戏骨,戏外树风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