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让乡村特色产业成为幸福产业(今日谈)

何 娟    2025-11-10 08:25:31    人民日报

在广东梅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柚子园,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要求“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走进广西来宾的甘蔗林,强调“要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来到甘肃天水考察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要求“加强品种保护和培育”……总书记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格外关注关心,寄予着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殷切期待。

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关键靠科技。梅州南福村,“小柚子”何以催生富民产业?通过数字平台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对金柚种植实施智慧管理,依托现代生物技术开发特色衍生产品,不断延长柚子产业链。实践表明,让更多农民挑上“金扁担”,就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打造好品质、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着眼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别,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了一批务实举措。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乡亲们的日子定能过得像金柚一样又甜又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必将越来越足。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0日 第 01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哈密瓜缘何四季甜
下一篇:扎根乡土 服务乡村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