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全运惠民 深入人心

程远州    2025-11-17 08:45:46    人民日报

赛场上,马拉松选手跨越深圳、香港两地,讲述“一赛连双城”的精彩故事;赛场外,“线上马拉松”活动吸引各地跑友踊跃参与,累计里程逾300万公里。十五运会赛程过半,群众参与热情愈发高涨,“全运惠民”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兼顾赛时赛后利用”的场馆建设改造,到办赛营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从粤港澳三地联动举办“全运惠民”活动,到推进群众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自筹备以来,十五运会将体育强国建设的宏大叙事融入全民健康的生活日常,让这场盛会亦成为温暖人心的民生工程。

设施开放共享,推动全民健身成风尚。改造后的广东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变身无界体育公园,举办十五运会开幕式的广东奥体中心打造开放式全民健身活动空间,深圳上线全市90%以上的体育场馆……借着十五运会的东风,一个个体育场馆更优惠、更便捷地向公众开放,不仅破解了赛后利用难题,也让市民拥有高水平的体育资源。经过大赛历练,城市品质和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赛事开放包容,镌刻难忘的全运记忆。自第十三届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赛事项目以来,全运会成为全民共享的体育嘉年华。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扩容,共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几千场比赛中,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8岁。老中青同台竞技的场景,为“全民全运”写下生动注脚,也让更多人享受运动的快乐。

十五运会带来的成果将持续惠及全民。“体育+岭南文化”,这场盛会成为凝聚大湾区建设力量的纽带;“体育+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借助赛事出圈出彩;“体育+科技”,更多创新产品有了落地场景……以体育为媒,十五运会成为推动文化共融、产业升级、大湾区发展的强大引擎。十五运会点燃的激情与梦想,正汇聚成体育强国建设的磅礴合力。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7日 第 08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城市治理需要更多“多管局局长”
下一篇:发展银发经济,守护稳稳幸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