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方 圆    2025-11-19 07:12:20    人民日报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对未来5年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作出重要部署。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在黑土地喜获五谷丰登,从林海探寻山珍百味,于广袤河湖见证鱼虾满舱……黑龙江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持续擦亮“九珍十八品”省域公用品牌。平野上稻浪千重,山林中茶果飘香,大海上渔排纵横……福建唱好农业“山海经”,着力打造以宁德大黄鱼、古田食用菌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产业。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有助于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食物消费营养化、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需要。

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科技上的突破,往往能够引领生产力的质变。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种源为例,黑龙江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为100%,高油高蛋白大豆、耐密宜机收玉米、优良食味水稻等一批新品种相继问世,成功破解种源“卡脖子”难题。再看田管。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1.5万亩无人化农场,智能农机集群通过高精度导航系统实现协同作业,无人收割机沿预定轨迹匀速推进,无人驾驶运粮车依循数字指令精准对接,整个作业流程无需人为干预、运转有序。精准化耕作、智慧化养殖、数字化运营正成为现实,推动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跃升。

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全面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才能让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牢固。

如何让星罗棋布的农田,汇入现代化大农业的江河?答案在“服务”二字。过去种地,有人开春就发愁:买种子化肥得跑断腿,雇农机手得请好几次,价格年年涨,干活还未必及时。现在好了,合作社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不用出力,坐等分红。河南建成各类为农服务中心932个,全链条服务回应农户需求;广东加快培育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提升农机化生产和应急服务能力……这些因地制宜的探索,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保障与精准的政策支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让各类服务主体有信心、有动力,让广大农户得实惠、享便利。

沃野藏金,国本所系。锚定目标,改进路径,完善制度,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定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实现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9日 第 05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的深意
下一篇:一座城市如何拉满“好感值”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