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大国担当是中德的共同使命

邓洪波    2025-06-24 07:53:34    人民日报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长期以来,德国作为欧盟核心大国,在中欧关系中发挥着“领头羊”与“稳定器”作用。中德务实合作是中欧互利共赢的生动缩影,良好的中德关系为中欧关系长远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高水平、战略性是中德关系的显著特征。建交半个多世纪来,两国坚持互尊互信、平等相待的相处之道,始终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的合作之路,成长为携手并进、彼此成就的好伙伴,以高水平合作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德国领导人共同擘画双边关系新蓝图,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应约同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就中德关系发展作出战略引领、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应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通话成果,坚持伙伴定位,深化战略沟通,增强关系韧性,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持续迈进。

同发展、谋共赢是中德合作的鲜明底色。两国经济互补、产业互嵌、利益互融,务实合作始终是双边关系的“压舱石”。中德双边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不足3亿美元跃升至现今的2000多亿美元。双方建立起各层级80多个对话合作机制、百余对友好省州(市)关系,两国各领域合作亮点纷呈。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深入推进,中德合作从汽车、机械、化工等传统领域向前沿领域拓展,在数字化、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新兴领域迸发出创新火花。中方愿继续同德方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巩固传统合作基础上,扩存量、育增量,打造合作新高地,释放合作新动能,开辟合作新前景。

行大道、促开放是中德双方的共同坚守。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德、中欧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意义更加凸显。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和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中德都是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两国应勇立时代潮头,共担大国责任,反对强权霸凌,坚持开放互利,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加强协调,携手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供链稳定,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德智慧,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历史与事实充分证明,中德关系的正确定位是伙伴,双方合作的本质属性是互利共赢,大国担当是双方的共同使命。健康稳定的中德关系符合两国利益,也符合中欧各界期待。面向未来,中方愿同德方一道,秉持建交初心,加强政治互信,深化交流合作,开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篇章,引领中欧关系新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

(作者为中国驻德国大使)

 

《人民日报》(2025年06月24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般”与“一律”
下一篇:全面提升城市发展适老化水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