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超越情绪价值 促进情感升华

李 强    2025-06-24 08:02:28    人民日报

情绪之上还有情感,还有对情感升华、价值沉淀、境界提升的深层次需求。化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刺激人的情绪千篇一律,打动人的情感万里挑一

 

“情绪价值”近年来成为网络流行词。网络综艺主打情绪陪伴,微短剧、网络小说因为情绪“爽点”密集而让人沉浸,网络主播擅长输出情绪、抚慰人心才会“涨粉”……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弥漫于网络空间,似乎万物皆可情绪价值。情绪价值的流行说明了什么,又对新大众文艺发展有何启示?

情绪价值本是营销学概念,指的是顾客在重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实用性等“硬性”品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消费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后来这一概念被运用到日常生活特别是人际关系中,指代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对这种能力的看中显然关联着人们对倾听理解、包容共情的渴求。

从社会现实层面看,情绪价值称得上是高强度、快节奏社会中个体的“刚需”。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在职场竞争压力面前,容易陷入“内耗”,自觉不自觉地寻求纾解情绪、平衡身心、愉悦心情的通道。而互联网恰恰提供了表达和交流空间,让无数人的情绪被呈现被看见,也让各种各样的情绪都能被代言被抒发。网络文艺正是凭借敏锐触角抓住人们的情绪脉动,回应人们的情绪诉求,在提供情绪价值上展现出优势。如今,人们已经习惯用能不能给到情绪价值、情绪价值足不足来评判作品,情绪价值成为文艺获得感的鲜明标志。

情绪价值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评判文艺作品的标准,与当前的网络文艺生产传播机制也有密切关系。网络文艺一方面大众化、接地气,更加感性、更易传播,另一方面又是商业化的,对市场敏感,善于从成功模板中复制可行经验。于是,在一些网络文艺作品创作过程中,就不难看到总结“人设”“套路”、计算“情绪”“卖点”的操作,将情绪规约为几种模式,进行程式化表达。作品传播过程中,一些“甜”“虐”“燃”“爽”的高情绪片段,也最容易被剪辑、加工,形成话题点,快速流传开来。

情绪固然重要,但只盯住情绪,为了博眼球不停地“堆”情绪,甚至仅以商品属性来衡量情绪、以商品逻辑来生产情绪,那就值得警惕了。“爽”不能让情绪问题一笔勾销,对情绪价值的痴迷与陶醉也容易被流量、算法与资本“拿捏”。更何况,情绪之上还有情感,还有对情感升华、价值沉淀、境界提升的深层次需求。化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刺激人的情绪千篇一律,打动人的情感万里挑一。

中国传统文论有“诗缘情”之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文艺作品为人所需、让人着迷的重要原因。这里的“情”,既有情绪的含义,更有情感的内涵。前者与人的自然属性有关,具有情景性、短暂性,后者则与人的社会属性有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深厚的情感内涵能唤起读者和受众的美感、道德感、荣誉感等。我们借由文艺作品实现的情绪释放也好,心理抚慰也罢,往往是个体性的、局部的、浅层次的,甚至存在被放大、扭曲的可能。而那些镌刻在记忆里的篇章,持久留在心中的感动,每次重温都能触发情感震动的经典,一定来自更高层次的、普遍性的情感表达。比如,《庆余年》里的少年热血,《人世间》里的中年怀旧,《小巷人家》里的人情往来,它们的基础情绪并不相同,但都从个体的、家庭的情绪升华为群体在时代变迁中的厚重情感。再如,书写打工感受的“素人写作”和记录普通人生活的短视频之所以能够“出圈”,为大众所喜爱,也是因为将个人的情绪抒发,提升为对劳动、生活、命运等主题的思考,以艺术化的方式传递了朴素而温暖的情感。

文艺创作要理解读者和观众的情绪,但不能成为情绪的“快消品”,而是要在情绪价值的基础上促进情感升华,创造出健康、营养、持久的精神食粮,让人能够从文艺欣赏中获得自我超越的力量。归根结底,网络为大众提供了表达情绪的通道,更提供了以高质量文艺作品激励大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契机。这一契机,不可辜负。

 

《人民日报》(2025年06月24日 第 2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般”与“一律”
下一篇:全面提升城市发展适老化水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