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就是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丁 铎    2025-08-26 09:14:11    人民日报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与权益,根植于源远流长的历史经纬,熔铸于从战火中淬炼而成的国际秩序。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意志坚定不移,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意志坚定不移

 

在岁月长河中,南海日复一日地上演着航行自由、贸易畅通、技术传播、理念交融的故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得到确立,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20世纪初,西方列强加大对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侵略,开始觊觎南沙群岛,但列强的侵略举动遭到中国政府和民众的一致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日本逐步侵占了中国在南海的大部分岛礁。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开罗宣言》宣布,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发表的《波茨坦公告》明确要求,“《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日本战败后,中国政府于1946年11月至12月指派高级军政官员,乘坐“永兴”“中建”“太平”“中业”4艘军舰,分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举行仪式,重立主权碑,派兵驻守。在对南海诸岛重新进行地理测绘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于1947年组织编写了《南海诸岛地理志略》,审定《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绘制标有南海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和主要战胜国,为战争胜利和战后国际秩序建立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中国不是战后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这个秩序的缔造者和捍卫者之一。《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法律文件,具有无可争辩的国际法效力。根据相关文件,日本必须将其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中国对领土主权被侵犯有着沉痛的历史记忆,发展起来的中国从未“以大欺小”,也绝不会让个别国家在南海“以小讹大”。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与权益,根植于源远流长的历史经纬,熔铸于从战火中淬炼而成的国际秩序。南海问题不仅关乎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也关乎战后国际秩序确立的正义原则、法治精神与和平理念能否得到真正践行。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意志坚定不移,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意志坚定不移。同时,中国始终致力于与直接当事国一道,排除域外干扰、管控海上分歧、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探索符合历史实际、基于国际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议的有效路径,真正让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作者为中国南海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所所长)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6日 第 0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生态资源更好转化为富民资产
下一篇: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上合组织共同家园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