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促进内容创新 丰富电视大屏

何 为    2025-08-26 09:31:00    人民日报

面对新的格局,需要重新认识电视大屏和各类节目在媒介生态中的方位,与时俱进发挥好政策工具调节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助推行业改革、创新、发展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举措》)出台,引发业界广泛欢迎和热烈讨论。业内普遍认为,《举措》精准回应行业痛点,是提振行业活力的一剂“强心针”。

行业解读、网友讨论中提及较多的,包括“古装剧比例”“一剧两星”“40集上限”“禁止中插广告”等既有调控政策的取消或调整。电视剧创作播出此前曾出现题材失衡、产能过剩、集数注水、广告过多等问题,有的引发观众批评,有的影响行业有序发展。上述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在当时发挥了有效调控、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此次《举措》有具体针对性,内容也实,涉及加强内容创新、改进电视剧管理政策和工作程序、推动优秀境外节目引进播出、加强节目版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总体上,在确保问题不反弹的前提下,给予创作播出更多灵活性与自由度。同时,回应电视剧项目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的行业痛点,管理部门刀刃向内,改进行政工作流程,向创新管理服务要生产力。这些,都是着眼新的形势要求,结合当前行业实际,尊重创作规律、传播规律、产业规律,为丰富电视大屏、促进优质内容供给拿出的务实举措,因此各方对政策落地效果普遍持积极预期。

政策的调整,源于视听媒体格局的转型。多年来,千家万户客厅中的电视,是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主渠道。以电视剧为代表的各类节目,也在这方屏幕中孕育发展,逐渐成长为独具精神意蕴与审美价值,颇具传播力与影响力的大众文艺形式。近年来,伴随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视行业迎来巨大变量。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电视大屏的渠道地位受到冲击;短视频、直播等新兴视听业态的兴起,让传统电视节目遭遇观众注意力的分流。这些直接影响了节目传播效果,传导至生产端,又给内容供给带来压力。过去几年,优秀节目仍然持续涌现,但相比几年前数量少了一些,声量小了一些。从业者也时常感慨拍出好作品、实现好传播更有难度,不时表达对投资离场、人才流失,对行业持续良性发展的担忧。

视听内容生产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需要客观、科学地看待。要看到,电视不再是视听节目传播的垄断性渠道,相比触手可及的移动终端,在便捷性、互动性上存在短板;也要看到,有过去几十年发展的丰厚积累,电视依然是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满足家庭场景文化需要,提供高品质、沉浸式视听体验,凝聚社会共识上具有难以替代的显著优势。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业态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存在内容庞杂、碎片传播、信息茧房等不可忽视的问题。电视剧等节目积厚流广、深入人心,在大众文艺中依然处于显著地位。面对新的格局,需要重新认识电视大屏和各类节目在媒介生态中的方位,与时俱进发挥好政策工具调节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助推行业改革、创新、发展。

好作品离不开好环境,好环境成就好作品。文化创造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社会,要以焕新大屏更好服务亿万观众,以优质文化产品满足更高文化需求,需要营造积极健康、鼓励创新的环境,让文化从业者能够全心全情投入创作生产经营,让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毕竟,强大的文化供给能力,是满足文化需求、传递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壮大主流文化的根本所在。《举措》成效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6日 第 2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携手构建更加美好的上合组织共同家园
下一篇:中国人民的胜利 世界人民的胜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