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努力呈现动画美学的中国气派

於 水    2025-08-27 08:33:12    人民日报

影片将当代人的理想和困境、快乐和悲伤、勇敢和妥协融入叙事,使得传统神话故事照进现实,回应观众的所思所感

 

今年暑期档电影类型丰富,掀起大众观影热潮。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作为其中的一部,得到大众认可和喜爱,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作为编剧和导演,我非常荣幸。

情感共鸣,是创作追求的目标。《浪浪山小妖怪》改编自动画短片《中国奇谭之小妖怪的夏天》,故事中,我们将视角对准小人物,给了观众更多代入角色的可能。讲普通人的故事,是文艺创作的重要类型。无论是剧中“小妖怪们”追求事业过程中产生的苦恼,还是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都是打动当今年轻人的点。我们希望一部作品不仅是讲一个好故事,还能与观众产生情感共振,带给观众温暖和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创作中始终强调的重点。这部影片的构思来自古典名著《西游记》,但同时这又是一个原创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改编或扩写,而是对经典故事的一种“补写”。作品的世界观设定遵循原著的逻辑和人物,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演绎,耳熟能详的故事变得新鲜独特,换位思考让读者刻板印象里的“小妖怪们”变得立体鲜活。同时,影片将当代人的理想和困境、快乐和悲伤、勇敢和妥协融入叙事,使得传统神话故事照进现实,回应观众的所思所感。

中式审美,是我们在视觉层面持之以恒的探索。许多观众说,“这部电影让我回到了童年。”影片传承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动画美术风格,但并非简单复刻,而是追求与当代审美和视听语言高度契合的创新。本片的美术风格经过了多次迭代和升级:以国画风格为基础,大量采用留白、晕染等传统技法,强调写意,力求让观众第一眼就能够感受到鲜明的中式审美;同时取西方绘画的优势,融入透视、光影、结构等表现技法,强调写实,使得其在视听语言方面表现更充分。在角色造型方面,也部分借鉴连环画的绘画手法,参考戴敦邦、刘继卣等知名画家的白描技法,力争在造型风格上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

中国故事、中国气派,是中国动画的精神内核,是创作的立身之本。除了画面的风格之外,更重要的是讲述体现中国人处世方式和民族性格的故事。片中,母子间的亲情、孩子对家人的报喜不报忧,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家庭情感关系;再比如“小妖怪们”最后选择舍生取义,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品格。中国人所追求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深刻影响着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动画创作者,进而反映到作品中,最终与广大观众产生共鸣。

扎根人民,守正创新,电影创作需要从生活中来,到观众中去。当前中国动画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相信在创作者积极探索和实践下,尊重观众和市场的选择,中国动画将打开新的广阔天地。

(作者为《浪浪山小妖怪》编剧、导演)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7日 第 1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人民的胜利 世界人民的胜利
下一篇:学好用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