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活力源泉,其发展模式已从过去的资源驱动、规模扩张,逐步转向品牌引领、价值提升的新轨道。我们正站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节点——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品牌时代关键期”。能否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将直接关系到县域特色产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能否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乃至能否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中担当更大使命。
一、深刻认识“品牌时代关键期”的内涵与特征
“品牌时代关键期”意味着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1.从“卖资源”到“卖品牌”:过去依靠原材料、初级产品获取收益的模式难以为继,必须通过品牌建设,将独特的资源禀赋、工艺技艺、文化底蕴转化为更高的市场溢价和持久的竞争力。
2.从“同质化竞争”到“差异化生存”:在信息高度发达、供给日益丰富的市场环境下,缺乏品牌辨识度的产品极易被淹没。唯有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与价值,才能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3.从“价格战”到“价值战”: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品质化,更加注重产品背后的故事、情感连接、文化体验与综合价值。品牌成为承载和传递这些价值的核心载体。
4.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构建”:品牌建设不再是简单的商标注册和广告宣传,而是涉及品质管控、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文化赋能、渠道建设、用户体验、数字传播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
这一时期的到来,是消费升级、产业演进、科技发展和政策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县域特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决定其未来命运的分水岭。
二、准确把握“品牌时代关键期”的挑战与机遇
面对这一关键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挑战:部分县域品牌意识依然薄弱,重生产轻品牌;品牌定位模糊,缺乏核心价值与个性;品牌故事挖掘不深,文化附加值未能充分体现;品牌运营能力不足,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规划与执行;产业链协同不够,品牌支撑体系有待完善;面对数字化浪潮,品牌传播与营销模式创新滞后。
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力政策支持;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对绿色、健康、特色、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品牌传播和渠道建设的门槛,为县域品牌“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文化自信日益增强,国潮兴起,为富含地域文化的特色品牌创造了最佳出场时机。
三、系统谋划“品牌时代关键期”的路径与策略
作为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及其特色产业专业委员会,我们呼吁并致力于推动各方力量,共同把握关键期,系统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品牌建设:
1.强化战略引领,做好品牌顶层设计。各县域应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品牌发展战略定位,制定中长期品牌发展规划。避免盲目跟风,要挖掘自身独一无二的核心价值,塑造“一县一品”“一业一牌”的独特标识。
2.夯实品质根基,筑牢品牌信任底座。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品质。必须建立健全全产业链的质量标准体系、可追溯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和工艺升级,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稳定的品质输出,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赖。
3.深耕文化内涵,讲好品牌动人故事。将地方历史文脉、民俗风情、工匠精神融入品牌塑造,让产品不仅有“使用价值”,更有“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善于运用新媒体,以更具创意、更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品牌背后的故事,与消费者建立深度情感链接。
4.推动融合发展,拓展品牌价值边界。积极推动特色产业与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等业态深度融合,发展体验经济、研学经济,打造集生产、加工、体验、消费于一体的品牌生态,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5.构建协同机制,凝聚品牌建设合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领军品牌;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形成“百花齐放”的品牌矩阵;引导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推进的品牌建设共同体。
6.拥抱数字变革,创新品牌传播营销。充分利用直播电商、社交营销、内容平台等数字化工具,突破地域限制,精准触达目标消费群体。建设智慧供应链,提升品牌运营效率,优化消费体验。
县域特色产业的“品牌时代关键期”已经到来,这既是严峻的挑战,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机遇。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凝聚共识,携手行动,将品牌建设摆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用品牌力量引领产业升级,用品牌价值赋能区域发展,共同谱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特色产业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责编:张若涵)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