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冯 博    2025-11-17 08:43:51    人民日报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攻坚克难,关键在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发现、培养、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现实中,“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党员干部面对矛盾躲着走、遇到难题绕道行,究其原因,很多情况下不是不愿为,而是不敢为;不是不想干,而是怕出错。个别地方甚至还存在“能者多劳、庸者逍遥”“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久而久之会挫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敢于直面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必须把严管与厚爱统一起来,把导向与机制贯通起来,真正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要以鲜明态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选人用人上亮明“风向标”,在考核评价上用好“度量衡”,在监督管理上拉起“警戒线”,把讲担当、重担当的导向贯穿始终,对敢闯敢试者真心护航,对推诿躺平者严肃亮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担当作为,以昂扬的精气神推动改革发展。

一线见真章,实干显担当。“人民楷模”王有德以“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搏干劲,带领职工奋战数十年,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筑起60多万亩的绿色屏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甘肃舟曲,投身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成为推动工作落实的“排头兵”、百姓心中的“乖女儿”,把生命献给事业。实践证明,攻坚克难一线是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主战场”,也是考察识别干部的“主考场”。要坚持在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通过具体事例、实际成效评判干部能力作风,坚决克服重资历轻实绩、重印象轻表现的倾向,大力选拔在重大斗争中表现突出、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干部。真正让那些敢啃硬骨头、敢碰硬钉子的干部被看见、受尊重、有奔头,让政治过硬、务实肯干、担当作为的干部脱颖而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让广大党员干部甩开膀子干事、迈开步子作为,必须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既要压实责任、传导压力,也要撑腰鼓劲、宽容失误,充分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细化容错纠错机制,防止问责不力或问责泛化、简单化。对出于公心、程序合规、未谋私利的探索性失误,要依法依规予以包容;对躲事怕事、推诿扯皮的行为,要从严整治、追究责任,切实为敢于动真碰硬的党员干部卸下思想包袱,营造锐意进取、安心安身的干事创业环境。

干部考核是干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要用好考核“指挥棒”,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对表现突出、实绩明显的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对庸懒散躺、推拖绕躲的干部果断调整,真正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从而推动广大干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实现能下,尤其要破除“铁交椅”思维,把实干实绩作为干部进退留转的决定性因素,充实“上”的动力、强化“下”的压力、激发“干”的活力,进一步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机制,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风险挑战交织叠加,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挺膺负责、奋发有为。要从一次考察谈话、一项任免决定、一项容错认定做起,把组织的信任与责任传递到位,把制度的刚性与温度体现到位,实现组织为党员干部担当、党员干部为事业担当,更好汇聚起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7日 第 09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字经济治理是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下一篇: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