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用“精神食粮”激励工人阶级不懈奋斗

——访黑龙江省总工会原副主席高丽光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5-05-28 19:30:21    《人民周刊》

2025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工人运动和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中,黑龙江省有着特殊的地位。“黑龙江是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发祥地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诞生地。”黑龙江省总工会原副主席高丽光表示。

黑龙江的沃土上,不仅涌现出王进喜、王启民等一大批全国劳动模范,而且在这里孕育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第一批入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伟大精神,在黑龙江省有哪些立足本土的力量传承?高丽光同记者进行了分享。

记者: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通过深化研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价值,对此您有怎样的思索?

高丽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爱国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一代代人风雨无阻,勇毅前行。我们要深刻认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长期以来,众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阐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把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不断丰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激励黑龙江广大职工不懈奋斗的“精神食粮”。

记者:请您谈一谈,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伟大精神,如何与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相结合,才能汇聚起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高丽光: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研究成果在于应用,弘扬精神为了实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仍然需要如王进喜一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无畏精神,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应当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我们要不断学习王进喜、王启民等一代代劳动模范的光辉事迹和优秀品格,以实际行动自觉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伟大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劳动模范和工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培养造就更多的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民周刊》2025年第9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5年第9期

上一篇:呈现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