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京蒙携手育“华魂” 共筑北疆“同心圆”

——访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委书记麒麟

本刊记者 何娟    2025-10-09 11:11:15    《人民周刊》

8月的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巴达尔胡赛马场,彩旗招展、歌舞如潮。以“吉祥扎赉特 北疆好风光”为主题的2025扎赉特旗农牧民那达慕大会盛大开幕。由北京亲子家庭团队与扎赉特旗青年学生代表组成的“京蒙同心”方阵隆重亮相,以昂扬的精神面貌,汇报京蒙协作研学成果,为这场民族团结、多元融合的盛会增添华彩乐章。

“京蒙同心·共铸华魂”研学项目,不仅是京蒙学子交融互通的研学旅程,更是一项被提升至战略高度的育人行动与文化工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探索,其目标直指“影响一代人”。围绕相关主题,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委书记麒麟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京蒙同心”方阵亮相2025扎赉特旗农牧民那达慕大会。(受访者供图)

 

记者:“京蒙同心·共铸华魂”研学行动是京蒙协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发起这一活动的背景是什么?

麒麟:京蒙协作是党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战略部署。扎赉特旗与北京市丰台区建立结对关系以来,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2024年初,通过丰台区发改委牵线搭桥,我们与斯玛特教育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发设计了首条扎赉特旗精品研学线路,组织600多名北京学生赴扎赉特旗体验草原文化、农耕文明。2025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指示精神,发起了“京蒙同心·共铸华魂”研学活动,形成“手拉手、心连心”的长效交流机制,已有1696名师生走进北京。通过两地文化互鉴、情感交融,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记者:“京蒙同心·共铸华魂”这一主题由您本人拟定,这8个字蕴含了怎样的愿景?

麒麟:这8个字是我在深入调研和思考后拟定的。“京蒙同心”体现了两地携手共进、心手相连的协作精神;“共铸华魂”则寓意着共同培育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选择这一主题,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活动让青少年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从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记者:研学活动中,扎赉特旗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本地学校主要承担哪些任务?

麒麟:本次研学活动由旗委统战部负责项目统筹;宣传部负责活动的宣传推广;旗教育局负责学生选拔、行程对接和安全管理;文旅体局协助斯玛特教育集团设计首都文化体验环节;各学校配合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并做好行前教育和后续总结。各部门通力合作,确保活动安全、有序、高效开展。

记者:为什么选择初二的学生参加活动?您希望本次研学对扎赉特旗的孩子们产生怎样的长远影响?是否计划将研学行动形成常态化机制?

麒麟:初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接受能力强,研学体验能对其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活动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动力,未来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目前我们正与丰台区协商,计划将研学活动常态化,每年按计划定期开展,并逐步扩大参与范围,围绕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等主题开展双向交流研学。在参与学生的选取上,遵循系统性与普惠性原则,实行“每年固定选取同一年段学生、每6年完成一个完整循环”的机制,有序覆盖全旗各年段学生,确保每一名学生在相应学习阶段都能获得研学机会,让优质资源惠及全体学生,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群体中落地生根。

记者:研学项目为孩子们安排了参观高校、科技馆、博物馆等丰富多彩的行程,组织开展京剧、美术、科技主题讲座交流活动,您认为哪些环节最能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怎样才能确保活动富有趣味性兼具教育意义?

麒麟:首先,研学活动以“京蒙同心·共铸华魂”为主题,聚焦“史叙共同体、影话共同体、书绘共同体、舞动共同体、体荟共同体、乐美共同体”等内容,通过入校观摩、同上一堂课、共同参与一个社团活动等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式学习,与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北京市丰台区和义学校等开展“手拉手”活动,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

其次,师生们通过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到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等活动,参访长城、故宫博物院、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以及清华、北大、人大等北京著名高校,了解感知我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底蕴,感受历史文化与科技发展。我们还注重“寓教于乐”,比如,通过京剧互动教学、科技互动体验等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领悟民族团结的真谛。

记者:针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增强北疆各族儿女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意识的意义与作用,扎赉特旗还有哪些创新举措?

麒麟:一方面,文化浸润新场景——打造“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从2025年5月开始,打造了沉浸式文化集市,通过“石榴·声语”政策法规宣传区、“石榴·逐梦”农民文艺汇演区、“石榴·红心”群众教育互动区、“石榴·集萃”北疆文化展示区、“石榴·丰献”农产品展示区五大主题展区,推动“教育+体验”紧密融合。

另一方面,基层治理新范式——推行“五个一”群众工作法。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引领共学”,开展“定制化”宣讲活动,创新推出“群众点单+定制送理”宣讲模式,让宣讲工作更贴民心、更具实效。二是“增收共富”,在开展“南北互助、协作发展”行动、提升种植技术水平、持续推动劳动力就业增收等基础上,持续深化“兴安好物进北京”活动,年初以来推动大米、黑木耳、鲜食玉米、牛羊肉、奶制品、野生榛子等绿色农畜产品进京销售1.12亿元。三是“文化共享”,深度挖掘北疆文化,创作文化品牌作品30余项,推出舞蹈、美术、诗歌等文艺作品87部,常态化开展“红色故事会”“村BA”“村TV”“农牧民那达慕”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使文化活动惠及更多群众。四是“环境共美”,开展“全域清洁”行动,在兴安盟率先开展农村线杆治理,净化公共空间、消除安全隐患。结合积分制管理、“文明家庭”评选等工作,发动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五是“善治共安”,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完成旗乡两级15个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探索实施党群服务改革——“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联合执法改革——“一支队伍管执法”,更好满足群众诉求、服务、管理。将基层治理体系和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有机融合,做实网格化管理,以“小网格”提供“大服务”,促进大团结。

 

(《人民周刊》2025年第16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5年第16期

上一篇: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