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8日是周恩来、邓颖超结婚100周年纪念日。百年波澜,本色依旧。周恩来与邓颖超是如何严格要求家属后代的?在工作与生活中,他们有哪些展现性格本真的精彩剖面?
近期,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原局长杨明伟,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副会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永宽,以及周恩来总理侄孙女周晓瑾,通过他们的回忆与剖析,更加真实地还原总理夫妇的品格风范,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伉俪的榜样力量。

周晓瑾:
七奶奶教我树立正确爱情观
记者:您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后,经常到中南海西花厅探望七奶奶邓颖超。可否追忆一下您与七奶奶相处的点滴?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的爱情观如何影响了您?
周晓瑾:1978年春,我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后,七奶奶找秘书调查过我的高考分数,主要想看看我是不是自己考上的。因为当时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她担心我是搞特殊上的大学。
高考以前,我已经当了几年知青。我第一次去西花厅时,听到七奶奶讲这件事,就拉着她的手,对着她哭诉:“您知道当知青有多么辛苦吗?住在牛棚的茅草屋里,寒冬的时候挑着担子积肥,在雪地滑倒,爬起来继续干……”其实,七奶奶怎么能不知道呢?她和七爷爷都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过来的,他们吃的苦更多。
在西花厅,七奶奶教我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时,我当时的同学、男朋友、现在的先生被分配到西藏,而我被分配到湖北。我的先生既不是高干子弟,也不是富裕家庭的孩子。他学习特别刻苦,从西藏考到了北京。可以说,我们两家的“门第”并不算般配。我以为,两地分居会使情感疏离,所以曾经去求七奶奶帮忙说情“开后门”。
当时,我一度想不通毕业分配的结果,到西花厅找七奶奶哭诉:“奶奶,从武汉汉口机场到四川成都机场,再到西藏拉萨机场,要在3个机场转两次飞机……”那时候,BB机都没有普及,我给先生写一封信,路上至少要走十天半月。但是七奶奶没有帮忙,她用自己和七爷爷的故事教育我,给我讲了她和七爷爷的爱情观: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清党”为名大肆追杀共产党员,七爷爷去南昌发动起义时,提着箱子就走,并没有告诉七奶奶去了哪里。七奶奶对我说:“当时的每次分离,几乎都是生离死别。”
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里,七奶奶经常与七爷爷分离。七奶奶说:“在这种环境里,更能够考验他们的意志和感情。”七爷爷和七奶奶的秘书赵炜也曾回忆:“战争年代,周总理每次从昏迷中醒来,总是先问邓大姐的下落。搬入西花厅后,周总理从外面回来,最习惯的一句问话就是‘大姐在干什么’。乃至在生命垂危之际,他紧紧拉着我的手说:‘你要照顾好大姐。’”
因为毕业分配的事,我曾经伤心地8年没有给七奶奶写信。但正是七奶奶的教诲,支撑着我度过了夫妻分居、以泪洗面的日子。七奶奶教我的夫妻相处“八互”原则,使我能够处理好家庭关系,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的困难。
罗永宽:
珞珈山上留有总理印记
记者:您工作的武汉大学建有一座2层西式的周恩来旧居。旧居中收藏着哪些意义独特的文物藏品,藏品背后又有怎样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罗永宽:旧居里收藏着一台摄影机,是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摄影机。当时,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带着一个团队,到中国拍摄抗战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叫《四万万人民》,拍得非常令人震撼。
就在武汉大学珞珈山故居的别墅客厅里,周总理接见了伊文思,两人谈得非常融洽。周总理对这架摄影机很感兴趣,因为它看上去崭新又先进,既可以拍照,还可以摄像。总理觉得很稀奇,说自己当年在法国留学时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相机。
看到周总理对这架摄影机这么感兴趣,伊文思就大方地把摄影机赠给了总理,还教会了总理如何使用。后来,周总理派人把这架摄影机带回了延安。这是我们党在1949年以前用过最多、最好的一部摄影机,在后来党的历史上拍摄了很多历史瞬间,派上了大用场。包括中共七大的照片等许多影像资料,都是用这台摄影机拍摄的。
周总理故居坐落在珞珈山风景秀美的地方,远望可以看到东湖的很多别墅。周总理在这里住了4个多月,如今已经被我们打造成图文丰富的纪念场所,保留下总理很多别具意义的生活、工作文献资料。
杨明伟:
周总理的故事具有典型意义和楷模作用
记者:请您谈一谈,为什么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应当追忆缅怀周总理伉俪,宣传讲述周总理的故事?
杨明伟:与周总理有过深度接触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在他撰写的《领袖们》一书中,用美国领导人的感受和语言这样称赞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人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和中国文明的精华的结晶。”“周恩来的才智和吸引人的魅力,使许多人为之倾倒。”
这位美国前总统的观点,既代表了世人的看法,更代表了曾经反对过周总理的人的感受,他们看到了周总理作为“一位世界领袖”的源泉——“中国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和中国文明的精华”。周总理集中了中华民族深厚、广博的智慧和独特、感人的魅力于一身,是民族性和党性的高度统一,这就是周总理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中国、也影响世界的主要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他要求我们“客观真实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我认为,要读懂中国共产党,最好的切入点就是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包括他们的思想和精神风范;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最具典型意义和楷模作用的故事,就是周总理的故事。
(《人民周刊》2025年第16期)
(责编:张若涵)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