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山西工商学院55岁毕业生张计玲——

“年龄只是数字,追梦不分早晚”

本报记者 付明丽    2025-08-22 08:44:51    人民日报

图为张计玲大学毕业在校园留影。
受访者供图
 

55岁的张计玲,今年大学毕业了。毕业典礼上,她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发言,一句“有梦想,谁都了不起”道出心声。

4年前,张计玲以高出山西二本C类线45分的成绩考入山西工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她用努力证明,追梦不分早晚。

张计玲出生在山西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马庄村的普通农家,高考3次失利,让她无缘大学梦。渴望读书的张计玲读了几年夜大,但总感觉还不够。

后来,张计玲结婚生子,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家庭上。为了生计,她做过月嫂、护工,摆过理发摊,最多的时候一天打3份工。生活的重担让张计玲无暇分心,但读书始终是她不曾放弃的梦想:“高考不限制年龄,机会成熟的时候,我一定重回考场。”

2019年,张计玲的儿子考上了军校,学费全免,生活重担减轻不少。“儿子培养成才了,现在该培养自己了。”2021年,接连备考两年,从小就向往当老师的张计玲终于考入山西工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成为该校年龄最大的学生。

一开始,张计玲怕与同学有代沟,没想到很快与大家打成一片,适应了大学生活。张计玲说,学前教育专业有很多课程需要记忆背诵,“年纪大了,老是记不住,只能反复背。我对自己要求挺高的,不是说不挂科就行。”

大学期间,张计玲每天早早起床,刻苦学习,上课永远坐第一排。4年下来,她的课程全部合格,专业必修课“普通心理学”考了98分,还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拿到了教师资格证。每年开学,张计玲都会作为学生代表上台演讲,成了学校的“名人”。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拼?面对“毕业即退休”“没有意义”的质疑,张计玲说:“我从来没有将上大学与工作挂钩,我只是想趁自己还有精力,多学一点,实现我的梦想。”

准备考试期间,张计玲每天5点起床复习,一直到晚上11点才休息,一本本专业书用五颜六色的马克笔标记得满满当当。身边的人说她“没苦硬吃”,她反驳:“你认为学习是吃苦,我觉得是享福!”

张计玲平时还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鼓励更多人勇敢追梦。“年龄只是数字,追梦不分早晚。对我来说,求知的速度一定要大于衰老的速度。”张计玲说。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2日 第 07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靠着坚定信仰和无畏勇气,在战争中成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