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9月3日阅兵装备方队教练员王爽——

以不服输的劲头不断超越

刘文欣 胡 迪 袁守宇    2025-08-29 07:31:31    人民日报

图①:王爽参加2019年阅兵训练。
受访者供图
图②:王爽带领队员们进行训练前热身。
图③:王爽在组织训练。
图②③均为高鑫摄
 

“敬礼!”训练场上传来一声干脆有力的口号,发令者是一名目光坚毅、英姿飒爽的女兵——9月3日阅兵装备方队中唯一的女教练员、第78集团军某旅二级上士王爽。

6年前,她在天安门接受了检阅,今年,她再次走上阅兵的训练场,与男兵进行同样的训练。“训练场上不分男女。”王爽自信而坚定。

终圆阅兵梦

“有一天,我也要走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2009年,国庆阅兵盛典在电视机中播出,荧幕前的王爽看得入了神。这是她第一次看阅兵,各方队整肃威严的英姿,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4年,还在读大学的王爽毅然报名参军,走上了从军路,成为一名列兵。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后,王爽手捧鲜花,在火车站迎接“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方队阅兵战友。望着战友们坚毅的面庞、挺拔的军姿,一个“阅兵梦”在王爽心里发芽:“有一天,我也要走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那一刻的仰望,成了她日后所有坚持的起点。

2019年初,接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受阅通知,王爽激动得落了泪,“圆梦的时刻就要来了”。那次阅兵中,王爽如愿成为徒步方队女兵,兼教练员、排面长。第一次参加阅兵就身兼教练员,王爽一刻也不敢松懈,每天认真训练。

2019年10月1日,王爽和队友以最完美的状态、最昂扬的斗志,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那一刻,王爽感到所有的汗水都化作荣光。被徒步方队指挥部评为“优秀教练员”,便是对她那段拼搏岁月最好的肯定。

迎接新任务

“要将静态的军姿,站出排山倒海的气势”

得知今年有阅兵任务,热血再次涌上心头,王爽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但未能入选受阅队员。不久后,新的任务落到了她的肩上,领导问她是否愿意担任装备方队乘载员的教练员。台前光荣,幕后更光荣,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接受检阅,这份责任更重。王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的承诺掷地有声:“行!我一定完成好组织交给我的任务!”

女教练员如何赢得男兵的信服?

初次走进男兵方队的训练场时,王爽能感受到一些目光里的疑虑,似乎在问:“她能带好男兵吗?”

训练场上,有实力才能赢得尊重。一次示范,王爽军姿挺拔,如教科书般精准、利落、充满力量,以出色的专业能力赢得大家认可。那一刻,王爽明白了,无论男兵还是女兵,他们所肩负的使命、对极致的追求是完全相同的,晒得黝黑的面庞,被汗水浸透的衣襟,就是大家全力以赴的最好证明。

刚接到训练装备方队的任务时,王爽以为会比徒步方队的正步分列式简单,但真正着手训练后,才发现和想象的不同:“静态站立并不比动态正步简单,‘静’里面的门道更深。”

“远看威武挺拔,近看庄重自豪,要将静态的军姿,站出排山倒海的气势。”王爽用“拔起来”的口头禅时刻提醒队员们始终“在状态”,“训练场上分毫必较,战场上才能万无一失。”

力求再精进

“今日训练之严格,正是他日胜战之所需”

方队训练,不只需要动作到位,队员的心理建设也至关重要。

和以前带女兵队伍不同,王爽感到男兵虽然能吃苦、执行力强,但他们爱把压力埋在心里。王爽发挥在集团军巡回心理服务积累的经验,在训练间隙了解队员所思所想,成为队员们信赖的“知心姐姐”。

训练场是严肃的,也可以是活泼的。王爽把热身操配上动感的电子音乐舞曲,把课间休息变成有趣的团体心理辅导游戏,在心理课上加入身边的阅兵小故事,还设立“队员情绪状态可视化晴雨表”,实时掌握队员心理动态:“阴天”了,“三互”小组上;“下小雨”,心理骨干帮;“雷暴”预警,“知心姐姐”就赶紧出马。

有了“晴雨表”,队员们的情绪都得到了及时调节。为了给大家加油鼓劲,王爽还主动联系受阅官兵家属,收集家属祝福视频,为士兵带来惊喜和鼓舞。她说:“这些细微处的暖意,是让钢铁之躯保持韧性的‘精神盐分’。”

不久前,王爽接到一个令她喜出望外的消息:由于她素质过硬和岗位需要,她将被补充进受阅队伍,不再只是教练员,而是能与战友一起,作为队员共同接受检阅。这份信任与机遇,让她心潮澎湃。“与一起训练的战友们并肩受阅,将是我最璀璨的荣光。”王爽激动地说。

圆梦的机会再次降临,怎能不努力把握珍惜?王爽默默告诉自己,作为受阅队员,她必须一丝不苟地达到自己立下的标准,甚至要做得更好。实际上,王爽在训练时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在她眼中,训练场即战场,王爽说:“今日训练之严格,正是他日胜战之所需。”

从为受阅战友献花的列兵到阅兵场上的优秀教练员,从带女兵到带男兵,角色和任务虽发生变化,但以不服输的劲头不断超越、以最高的标准迎接检阅,在王爽这里,始终如一。

(本报记者王靖远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9日 第 11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位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故事
下一篇:随叫随到的健康守护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