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火箭军某旅通信连政治指导员陈东森——

传薪播火,点燃官兵的青春梦想

本报记者 金正波    2025-09-01 08:39:09    人民日报

“强军路在脚下,实干铸就梦想。我们唯有全力以赴,才能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接力棒。”8月7日,火箭军机关礼堂内,“砺剑青春最美丽”先进典型分享交流首场活动在这里举行。登台分享的故事中,一名女上尉的娓娓讲述,让在场官兵深受触动。

她就是火箭军某旅通信连政治指导员陈东森。从旅“十大砺剑尖兵”到基地“群众性练兵比武先进个人”,从“火箭军优秀政治教员标兵”到“全国三八红旗手”,一串闪光荣誉的背后,镌刻着她扎根一线、培养精兵的铿锵足迹。

“一名好的政治干部能影响战士的一生。”陈东森把学好创新理论作为成长阶梯,带着感情学理论,撰写了20余万字心得体会,凭借过硬理论素养和授课水平,成为基地理论轻骑队最年轻的一员。

“面对职责使命,我们该怎么做?”“如何当好导弹发射的‘顺风耳’?”……在火箭军某旅通信连组织的一次教育课上,台上台下积极互动,气氛热烈。站在讲台上的火箭军某旅通信连下士杜凯丽露出自信的微笑,她说:“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是指导员给我的。”

陈东森发现杜凯丽平时理论学习很认真,知识点掌握扎实,表达能力也不错,营里组织政治教员选拔比武时,陈东森便鼓励其报名参加。从构思教育要点到梳理理论热点,从讲授上课技巧到动手制作课件,陈东森从点滴教起,帮助杜凯丽成功登上讲台,成长为一名教员。

近年来,陈东森先后参加军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宣讲授课40余场,赴20多个旅团部队分享学用创新理论的心得感悟,多次受邀参加其他军兵种单位和高等院校授课。她针对官兵特点,把连队课堂作为阵地,打造的渗透式教育示范课、总结的“四有四感”教学法被上级演示推广。

今年以来,火箭军部队深入开展“大谈心、大家访、大讨论”活动。为了让官兵谈出感情和心声,及时化解忧虑和困难,陈东森建立起基础情况清、家庭结构清、追求目标清、思想状况清、个人困难清的“五清”知兵卡,把思想工作做到官兵心坎上。

行胜于言。陈东森不仅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也同样优秀。在一次演练中,任务进入关键阶段,通信突然中断。如果不快速解决,将影响整个任务的进程。陈东森迅速指挥官兵,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仅仅数分钟就定位故障点,很快更换元器件,恢复信息通联。“咱们通信兵是导弹发射的‘顺风耳’,必须锤炼过硬本领,确保作战指令的随时畅通。”陈东森说。

“指导员素质过硬、作风形象良好,官兵打心底佩服,她也在大家面前树起政治干部好样子。”排长李炜琳说,在平时的军事体能训练中,陈东森总是坚持自我加压,连续3年综合评定达到优秀。

着眼履行使命,陈东森带领连队专业骨干,参与研究梳理保障特情处置库3类数十项,并一一制定应对方案,还通过授课辅导、结对帮带等形式,培养了一批过硬号手,成为保障打赢的中坚力量。

(李兵峰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01日 第 10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随叫随到的健康守护者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