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云南省临沧市两千四百多名干部到村锻炼

把驻村小事办成惠民实事

本报记者 杨文明    2025-09-15 08:53:12    人民日报

去年一度滞销的菠萝,今年种植面积却大幅度增加,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芒抗社区的冬菠萝产业,强势反弹。

这一好势头离不开孔天禄。孔天禄是贺派乡政府的年轻干部,还有一个身份是芒抗社区第一片区驻村干部。2024年8月开始,云南省临沧市有2400多名像孔天禄这样的公职人员下派至村(社区)。

刚接到下派任务时,孔天禄心里直打鼓:“村里事儿多,哪件最重要,值得我研究。”

疑惑的孔天禄想到了开会征集。恰逢村民代表会议,做完自我介绍,孔天禄问:“大家有啥困难,可以提出来。”可与想象中完全不同,台下一片沉默。孔天禄不甘心,干脆走到群众中单独问,换来的却是微笑、摇头。

那一刻,这名坐惯了办公室的年轻干部意识到,“成为自己人”是他必须要解决的第一件事。

入村头一个月,孔天禄逮着机会就跟村干部入户。“身体咋样”“作业写完没”,看似平淡的寒暄,拉近了他和群众的距离。花了3个月时间,哪座房子户主叫啥,家庭成员都在干啥,收入主要靠啥,孔天禄门儿清。

很快,村里进入甘蔗收割季,孔天禄迎来第一次考验。

按照传统种植习惯,村民会把剥下的蔗叶、蔗梢就地焚烧,既能除虫,又能提高土壤肥力,但当地空气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兼顾种植习惯,贺派乡规定每月限烧3天,防控火灾。

焚烧要提前申报,孔天禄发现,一户户通知不仅效率低,后续沟通也不顺畅,于是依托村里的“甘蔗互助组”,他进一步细化了基层治理网格。将自己负责片区下的芒抗组划分为11个微网格,选定了微网格员,通过11名微网格员与群众沟通,进一步提升了效率。

凭借4.9万多个微网格,临沧市驻村干部们实现每季度对所有农户遍访,构建起了覆盖人口结构、产业发展、安全隐患、社情民意的立体信息网络,提升了矛盾隐患排查能力。

“任期只有一年,但不能只管这一年的事。”在孔天禄看来,破解村庄问题的关键,还是产业发展。去年11月,例行走访入户时,孔天禄发现村民的冬菠萝胡乱堆放在院中。一问才知道“晚熟的冬菠萝因为品种原因甜度不够,很难在市场上销售”。孔天禄觉得,农村产业发展的关键,还是销路,“只要有销路,能赚到钱,群众自己就会去琢磨种植管理。”

一方面,孔天禄说服村民配合村集体完成征地手续,建起了规范的菠萝交易市场,不仅告别了传统的以路为市,更重要的是让菠萝收购价格更加透明,方便了交易,提高了种植户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孔天禄与村“两委”一道,向上级行业部门争取,牵线两家水果罐头厂,由村里的合作社统一收购冬菠萝,为罐头厂供货,有效拓宽了菠萝销路。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主动排查化解矛盾、优化人居环境……”临沧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驻村工作不仅锻炼了干部,还协助村组干部跳出农村、发展农村,提升了农村社会治理能力,提高了村庄发展能力。

孔天禄的工作日志里,堆满一件件“小事”:漫水河道排查、滑坡隐患排查、土地纠纷调解……孔天禄说:“驻村锻炼,就是学会看见小事、看重小事、办好小事,尽我最大努力把驻村小事办成惠民实事。”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5日 第 11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培育消费新场景 激发消费新活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