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智慧葡萄园 节水又增效

本报记者 焦思雨    2025-09-28 08:32:14    人民日报

秋意浓,贺兰山东麓的葡萄园里,工人们剪下一串串饱满的紫色果实,装入筐中,送往酿造车间。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粮长城天赋酒庄,管理人员何怀华穿行在田垄间。他随手摘下一串葡萄,对着光仔细端详,又放入口中细品,露出满意神情,“色泽够深,口感也不错,今年是个好年份!”

何怀华在酿酒葡萄种植行业深耕12年,见证了酒庄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的转变。“在宁夏,不靠科学灌溉,葡萄可长不好。”何怀华说,2012年园区刚建成时就采用节水的滴灌技术,近年又用起不少新科技。

向下看,葡萄架下,几截白色管道从地里探出。“这些管道里是传感器的连接线。”何怀华说,大部分园区的地下都埋设了土壤水势传感器,可以监测土壤水势、判断土壤含水量,哪个灌区需要浇水一清二楚。

抬头望,高精度气象站高耸矗立。“这套气象站集成了温湿度、风向风速、紫外线光照等各类数据探测器,可以精准捕捉各葡萄园独特的小气候特征。”何怀华解释,“比如雨后,我们就会依据降雨量和湿度数据,在系统里更改灌溉计划,一点水都不浪费。”

这便是酿酒葡萄环境监测系统,各种信息可以实时传输到智慧葡萄园灌溉系统。“以前凭经验浇水,现在看数据说话。”何怀华说,环境监测系统为灌溉种植提供预测和数据支撑,还能辅助病虫害防治、采收时间决策等。

园区还应用物联网技术,安装电磁阀及控制器等设备,打造灌溉监测控制系统。

“3年前给葡萄浇水,开闸关闸得跑断腿。一个灌区几百亩地,光开关阀门就得花半小时,费时费力更费水。”何怀华说,该系统建成后,“打开手机APP,一两秒就能远程操控滴灌控制阀的开关;若是滴灌管道出现压力异常,系统还会自动提醒,人不用总往田地跑了。”

曾经开关阀门的时间,现在能用来巡查园区;过去5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一人就能胜任。

“省下的水和人工,都是实实在在的效益。”何怀华算了笔账,“滴灌本来就比漫灌节水60%左右,这些年有了新科技,亩均用水量比单纯滴灌又节约了20%—25%,每亩地每年能节省70立方米左右的水。我们这儿有5000多亩葡萄园,一年下来能节水超35万立方米。”

宁夏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着力建设高标准葡萄园。如今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有300多家酒庄。“通过智慧化赋能,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里95%的土地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9。大部分的生产废弃物实现了资源化利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28日 第 04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徽制造业激荡新活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