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强产业、抓培训、优服务,湖北多措并举促就业

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本报记者 吴 君 李 洋    2025-10-13 08:40:04    人民日报

日前,本报记者到湖北多地采访。荆楚大地,处处可见奋斗的身影。

鄂北,丹江口市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区,一瓶瓶汽水打包发往全国多地,“一库好水”成为致富活水。

鄂西南,松滋市文化创新产业园,桐馨乐器等11家乐器制造企业入驻,带动邻里乡亲成为“吉他工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发展大局。强产业、抓培训、优服务,湖北多措并举促就业。

产业带着就业走

生产车间里,缝纫机“哒哒”声此起彼伏。

“2020年返乡创业,公司只有十几个人。现在管理团队150人,缝纫工2000人。”天门悦姿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勇一边查看生产线,一边介绍。

近年来,返乡创业的本地服装人助推天门服装产业成长为“百亿产业集群”,带动16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天门市彭市镇胡咀村村民张明就是其中一个。3年前,他来到悦姿服饰公司,成为一名打版师。“只要肯干、技术好,收入就有保障,还能顾家。”张明说。

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也是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

环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武汉,在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内办公,曾是基础实验外包企业,现在致力于生物仪器和实验室设备研发生产,求贤若渴。

公司总经理李敏介绍:“近期,我们新招到四五名青年才俊。武汉大学生多,园区通过人才储备库定期向我们推荐优秀毕业生。”2022年以来,该示范园累计孵化各类新兴企业254家,带动2500余名大学生就业。

数据显示,湖北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超过90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鄂来鄂就业创业,连续3年突破40万人。

培训围着就业转

金秋时节,在自家香菇棚里采摘、分拣、包装,张继成黝黑的脸上写着喜悦。

随州市随县万福店农场玉皇庙村村民张继成,与香菇结缘始于去年。当时,县里免费提供香菇种植培训,张继成和几名同乡报了名。

“菌种怎么选、温湿度怎么控、病虫害怎么防,每个环节都有科学指导。”通过考核后,张继成买了1万棒菌种,收入比外出打工高,“今年,我又买了3万棒菌种!”

随县擦亮“香菇种植工”名片,开展种植、销售等技能培训。现在,每三个随县人,就有一人从事香菇产业,全县相关就业岗位超30万个。

掌握新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宜昌广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员头戴VR(虚拟现实)设备,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工地上各种场景。

“建筑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建筑工人也要向技能型人才转变。”该校名誉校长匡玲介绍,通过“订单式培训”,学校累计向中国香港、阿联酋迪拜等地输送建筑技能人才3万余人次。

据了解,湖北每年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40万人次以上。

服务织密就业网

孝感市孝南区华中国际食品产业新城,工作之余,电子结算员刘博远经常登录一个小程序。

刘博远是一名退伍军人,去年在“微孝就业”小程序上发布求职信息,找到了现在的工作。“我受益了,也帮朋友看看好岗位。”刘博远说。

目前,这个小程序注册用户超14万人,入驻的活跃用工企业达2000余家。求职者发布求职信息后,小程序自动推荐匹配度高的岗位,在线上就能与企业直接沟通。

织密就业公共服务网,需要创新政策。

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裕农菌业有限责任公司里,香菇分拣流水线上的工人们手法娴熟。隔壁的“托管室”里,几个孩子正专心地写作业。“以前最愁两个孩子放学后没人管,现在孩子就在隔壁,我上班特别安心。”公司员工杨世秀说。

“我们每年投入400万元为相关群体免费开设40多种热门技能培训课程。”南漳县人社局局长田卫东介绍,当地构建起“法院+工会+人社”3级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据悉,湖北在“家门口”“厂门口”“店门口”等地方,建起就业服务网点4761个。

(周倩文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13日 第 0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租车自驾游 消费新需求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