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改到居民心坎上的一个老小区(“十四五”的民生故事)

本报记者 刘佳华    2025-10-22 08:55:28    人民日报

亮点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居民

 

车棚、凉亭、路灯分布院内,车牌识别和人脸识别系统守护大门,不锈钢扶手装点每个单元,楼宇粉刷一新,加装电梯醒目……“欢迎来看看我们的‘新家’。”在辽宁沈阳大东区八王寺小区住了28年的韩桂勋,最近心情格外舒畅。

9月,小区22项改造全部完成,曾经的老旧小区处处是新意;他本人也被选为新成立的业主委员会主任,能更好帮助建设和维护家园。

八王寺小区建于1996年,这两年问题渐增:外墙渗水、线路老化、路面坑洼……“最难受的是下水道易堵,施工队几乎每个月都得来通一次。”韩桂勋记得,有一年除夕晚上,一户邻居家下水道堵了,大伙儿还一起帮着通下水。

小区改造,迫在眉睫。

顺应居民期待,今年4月,改造正式启动。“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都由居民议、居民选、居民定。”小区所属的枫合社区党委书记刘浩说,改造前,社区网格员挨家挨户问需求、发问卷、听意见,梳理反馈了43件急难愁盼问题;改造中,开了8场座谈会,每场都有社区工作人员、设计师和近30名居民代表参加。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沈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一方面从专家库抽取设计师参与设计;另一方面请小区居民代表担任监督员,全流程跟踪监督。韩桂勋便是八王寺小区的监督员之一,“根据大伙儿的诉求,我们和施工单位多次商量调整方案,增设了凉亭、电动车充电桩,门禁从刷卡升级成人脸识别,单是大门上小区名的样式就商量了3个版本。”

71岁的赵万举也是监督员,“小区外墙防水是个老问题,这次改造,我特意检查了材料,施工时盯着刷了3遍胶、贴了两次网,保证平整又保暖。”

道路平坦了,车位规范了,墙体不渗水了,屋里暖和了,走廊里蛛网般的线路隐藏在了吊顶里,废弃的水房成了活动室……改造全部完成后,小区焕然一新。“改得用心细心,我们住得舒心放心!”赵万举笑道,“这不,刚搬来两户新邻居,正装修呢。”

硬件改造好,管理服务也要跟上。“曾经的物业不担当不作为,一直是心里的刺儿。干脆,咱们业主自治。”韩桂勋说,在区房产局、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前不久,八王寺小区还举办了“邻里节”,邀请施工人员参与,欢声笑语不断。

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千家万户。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介绍,2021至2024年,辽宁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793个,惠及居民208万户。“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居民。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22日 第 02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再赴滦平探重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