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阳光洒在群山环抱的福建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柯山畲族村,崖壁间错落有致的蜂箱旁,金黄的巢脾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老蜂农邱诗永正小心翼翼地割下蜜脾,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蜂农们忙活着割蜜脾
“今年雨水调和,加上专家专门指导,蜂蜜产量比去年高了近两成!”邱诗永笑意盈盈地说。过去,村民们靠山吃山,生活虽然安稳,但收入有限。如今,得益于村里推行的“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这一切正在悄然改变。
柯山畲族村总人口80户352人,是国家级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内唯一的少数民族社区村,平均海拔860米,气候优良、环境优美,病虫害较少,蜜源植物种类丰富。通过蜜蜂采集多种植物花蜜酿造而成的天然蜂蜜,花香浓郁,风味多样,口感醇厚,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发展养蜂业过程,蜂农的采蜜、加工、包装、发货等环节,由村专业合作社全程介入,统一采购蜂箱、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服务,让蜂农们纷纷吃上了‘甜蜜饭’。”村主任蓝德煌说。
金黄的巢脾
“以前,自己养蜂,产量低,销路窄,收入有限。现在有了合作社的帮忙,我们根本不愁销路,收入也稳定提升了。”邱诗永感慨地说。他家今年养有20多箱蜜蜂,蜂蜜产量达300多斤,按市场价每斤50元计算,收入突破1.5万元。
“结合养蜂业,我们计划推出农家乐、特色民宿、药膳套餐、露营基地等农旅融合新业态,打造蜂旅精品路线,让更多的人来大山感受体验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和甜蜜。我相信,有了小蜜蜂这个产业支撑,柯山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蓝德煌满怀信心地说。
蜂箱里酿出的不仅是纯净甘甜的蜂蜜,更是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径。目前,在柯山村,与邱诗永一样的蜂农共有16户,拥有250多箱蜜蜂,蜂蜜产量超2000公斤,仅此一项,蜂农们可额外增收20余万元。如今,柯山村的养蜂业风生水起,蜂农队伍不断壮大,正依托“小蜜蜂”撬动“甜蜜产业”,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金山银山。(永安市融媒体中心 黄中泉 廖美英)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