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唐淮源:誓与中条山共存亡

新华社记者 岳冉冉 赵珮然    2025-08-28 08:49:31    人民日报

唐淮源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各位请看,这尊戎装半身像还原了唐淮源将军当年的英姿。”在云南江川唐淮源纪念馆序厅,讲解员曹静对参观者介绍,在中条山战役打响前,刚刚瞭望过前线地形的唐淮源将军手持望远镜,眼睛直视前方,正在思索如何摆布兵力。跟随解说,观众的思绪一同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唐淮源,字佛川,1886年生于云南江川。1909年,唐淮源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与朱德成为同学,一起组织五华社,参加同盟会的秘密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投身“重九起义”,并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一路升任排长、营长、旅长。1930年任第12师副师长兼第35旅旅长,1932年任第12师师长,1936年10月任第3军副军长。

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唐淮源奉命北上,在冀西一带及晋东、晋南一带与日军作战。唐淮源后晋升为第3军军长,奉命率部转入晋南中条山作战。此后,唐淮源指挥的第3军与朱德领导的八路军在中条山互通敌情,多次联合作战,屡挫日军。

1939年4月,唐淮源的母亲姚氏在江川病逝。此时中条山战事吃紧,听到消息后的唐淮源对着故乡的方向磕了3个响头,随后又投入了战斗。半年后,战事稍缓,他才返乡奔丧,并在母亲墓前搭帐篷守孝3天。在返回中条山的誓师大会上,唐淮源对将士们说:“吾向以老母在,故有所虑,今大事已了,此身当为国有,誓与中条山共存亡!”

1941年5月,中条山飞机轰鸣,炮声震天,硝烟弥漫,日军调集兵力10余万,分3路进犯中条山。5月9日,当其他部队已经突围撤退时,唐淮源仍在指挥第3军将士以死相拼,以寸土必争的精神,沉着果敢指挥所部官兵,反复冲杀,直至粮尽援绝。

身陷绝境时,唐淮源写下遗书:“余身受国恩,委于三军重任,当今战士伤亡殆尽,环境险恶,总军两部失去联系。余死后,望余之总司令及参谋长收拾本军残局,继续抗战,余死瞑目矣!”

“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5月12日,为了不被日军俘虏,唐淮源举枪自戕,壮烈殉国,时年55岁。1942年,唐淮源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在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唐淮源位列其中。

如今,唐淮源纪念馆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暑假已经有七八百人次来参观,带孩子来的年轻群体特别多。”曹静说,当地学校和纪念馆共建了校外实践基地,不少学生志愿成为纪念馆的小讲解员,每一次参观、每一句讲解,都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烈士精神在这样的讲述中薪火相传。

曹静感慨道:“小讲解员亲身讲述唐淮源将军的故事不仅打动游客,也让孩子们明白,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

(据新华社昆明8月20日电)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8日 第 07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刘云彪:屡建战功的骑兵团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