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孔繁森精神是激励人民奋斗的一面旗帜

李长萍    2025-05-19 16:04:44    《人民周刊》

编者按:2025年,是弘扬孔繁森精神的第30个年头。4月8日,首届“榜样文化与楷模的力量”学术研讨会在山东聊城举行,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话榜样文化的深厚内涵,共探楷模力量的时代价值。

孔繁森,一个响亮的名字。他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两次进藏,历时10年,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上,他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在共和国历史上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本期“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栏目多维度重温了孔繁森在山东、西藏拉萨和阿里的感人事迹。

 

孔繁森精神宣讲团走进西藏日喀则。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人们曾用这副挽联,表达对孔繁森的敬爱之情。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孔繁森的崇高精神始终感动和激励着无数人。

孔繁森是在齐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时代楷模,孔繁森精神是聊城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伟大精神。当年,聊城的宣传文化事业凝聚着他的心血,帮包乡村的田野里有他挥洒的汗水,莘县面貌一新的乡村学校见证了他辛勤的付出,黄河故道上广袤的林场留有他深深的足迹。孔繁森两次离开家乡奔赴西藏,历时十载,把毕生都奉献给了雪域高原,用生命浇灌了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被誉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我们要学习孔繁森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高尚品德,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孔繁森精神是激励聊城人民矢志不渝、砥砺奋斗的一面光辉旗帜,也是推动聊城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不竭动力。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山东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山东要用这些重要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更多的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孔繁森精神的时代价值,为我们学习弘扬孔繁森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们强化示范引领,坚持用孔繁森精神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在孔繁森故里(东昌府区堂邑镇五里墩村)建设了孔繁森精神教学基地,成功创建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累计培训来自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以及山东省内的各类干部人才近3万人,切实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党性素养及综合素质。建立新提拔任职领导干部“践行孔繁森精神”专题学习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做新时代孔繁森精神的践行者。

——我们深化理论研究,深入挖掘孔繁森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成立孔繁森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精心编撰党性教育教材,推出原创书籍和剧目,以孔繁森精神为内核编写的书籍被列入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举办孔繁森精神研讨会、弘扬孔繁森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有关领导相聚聊城,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讨成果。

——我们推进成果转化,全力打造“繁森故里石榴红”工作品牌。聊城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开设了“繁森故里石榴红”网络大讲堂,创建“红石榴”社区、主题公园等上百处,开通市县两级“民族团结号”公交车26条,先后选派四批32名干部人才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开展东西部协作,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岁月掩不住精神的光芒。孔繁森精神像一团火焰,熊熊燃烧,炽热依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历久弥新的孔繁森精神永远是鼓舞我们不惧艰难、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为民服务的宝贵财富。聊城将继续深化对孔繁森精神的认识和思考,在践行孔繁森精神中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将把孔繁森精神铭记于心,像孔繁森一样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聊城的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我们将把孔繁森精神转化为前进动力,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立足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和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努力拼搏、永不懈息,加快建设富强、创新、开放、美丽、幸福、奋进的“六个新聊城”。

我们将持续擦亮“繁森故里石榴红”工作品牌,建好用好“红石榴阵地”等载体平台,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争创国家级教育实践基地,努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聊城样板”,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聊城力量。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写好新的历史。作为孔繁森同志的家乡,聊城将切实担负起传承、弘扬孔繁森精神的责任和使命,持续强化对孔繁森精神的挖掘和阐释,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孔繁森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以“作风深化,实干争先”的铿锵步伐勇毅前行,努力干出聊城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作者为山东省聊城市委书记)

 

(《人民周刊》2025年第8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5年第8期

上一篇:以“人民叙事”激活红色记忆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