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重温建党历程 弘扬建党精神

邵维正    2025-07-29 12:02:11    《人民周刊》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源头和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鲜明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对其作出深刻阐释。

伟大建党精神思想精辟、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意境深远,是对中国共产党创建伟业的全面总结,具有深刻的历史启迪意义。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的是我们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思想优势。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我们党的灵魂。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中国各阶级的政治力量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曾进行过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尝试,纷纷以失败告终。漫漫长夜,何时破晓?正在中国人民处于迷惘之中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苦苦探索出路的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革命先驱们,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坚守民族复兴的梦想,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革命理想高于天,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守理想,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历经艰险、浴血奋斗,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的是我们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政治优势。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共产党人就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先驱们把组织开展工人运动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同时又发动、组织和领导农民运动,切切实实为工农大众谋利益,因而深得人心。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党发起各种工农运动,支援北伐战争,打倒在中国大地上横行10多年的军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高举“打土豪分田地”的大旗,为瓦解千年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毅然建立起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洗刷了百年来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奇耻大辱。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又团结全国的爱国力量,依靠人民推翻了蒋介石集团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赤子之诚守住初心、以奋斗之志奔赴使命,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在弱小情况下发展壮大,在腥风血雨中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实现奋斗目标。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的是我们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精神优势。

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的历程中,充满困难和艰险,党的先驱们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李大钊面对北洋军阀的绞刑架,仍然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夏明翰就义前,挥毫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言壮语。恽代英抱着“随时准备为革命献出一切”的决心而英勇斗争,就义前,他在狱中留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不朽诗篇。周文雍和陈铁军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了悲壮的婚礼,他们笑对敌人的枪口,将反动派的枪声作为他们结婚的礼炮。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陈延年,是陈独秀的长子,他被捕后受尽敌人酷刑,最后被反动派秘密处死。陈延年坚持站着死,也绝不向刽子手下跪低头。陈延年就义一年后,陈独秀的次子陈乔年,在哥哥就义的同一地方——上海龙华的枫林桥畔英勇就义,年仅26岁。

革命先烈们的事迹举不胜举,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的是我们党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道德优势。

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党应该建立在最先进的组织原则上,“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的入党标准为:“凡承认本党纲领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才能“成为我们的同志”。党的二大组织章程决议案规定:“个个党员须牺牲个人的感情意见及利益关系以拥护党的一致。”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入党时,必须举行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为了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形势,入党誓词几经修订,但是“永不叛党”四个字却一直保留在誓词里。这些规定确立了党的政治纪律和对全体党员的忠诚要求,是党的全部纪律和要求的基础。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靠的就是我们永远不辜负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这是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党在创建之初就深刻认识到,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人“不是空想的革命家”,而要“到群众中去”。在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就提出“为人民打仗”;在红色苏区,乡亲们称赞“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在长征中,三名女红军战士借宿村民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房东,留下了一段军民鱼水情深、红军战士同群众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在延安,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视为“真正的铜墙铁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方可流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实质来说,就是不断实现党的初心、持续完成历史使命的发展进程。中华民族从衰落贫穷的困境里,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这样震撼世界的巨大变化和进步,固然有多种因素,但从精神谱系的源头上看,则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体现,是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结果。

(作者为国防大学一级教授、少将)

 

(《人民周刊》2025年第13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5年第13期

上一篇:探索未知的从容与底气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