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戴林峰    2025-08-29 07:26:02    人民日报

一道英名堤,守护安澜映初心。84年前,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宋乃德带领军民筑成长堤,至今屹立于盐城海滨,因群众口耳相传得名宋公堤。

一座英烈桥,见证军民鱼水情。82年前,新四军女战士方世英在阜宁被日寇杀害,乡亲们和社会各界自筹资金,在她生前战斗过的地方建起一座世英桥。

一条英雄路,鉴往知来向复兴。80年前,日本投降当天,新四军敌工干部王裕新壮烈牺牲,他的家乡如今是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年新命名了一条裕新路。

…………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各地拥有2570个红色地名。

战火中淬炼,血脉里生根。抗战时期诞生的红色地名,源自我们未曾谋面却深蒙其恩的英雄,见证了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映照着勇御外侮的赤子之心,浓缩着同仇敌忾的家国记忆,如历史的火炬照亮前行之路。

红色地名标记城乡道路,也融入现代生活。当抗战英烈的名字被写进邮件地址、标上楼宇门牌、录入电子地图,他们以另一种方式被不断提起和铭记,思念在此刻具象化。地名为念,路牌为碑,今天看似寻常的繁华街景,恰是抗战英烈以生命担使命奔赴的“明天”。走在烈士用鲜血浸染过的土地上,每一步都是跨越时空的告慰。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深的缅怀是弘扬,最感人的致敬是英雄辈出。江苏镇江曾是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部驻地,不仅遍布着众多以抗战英烈命名的地名,近年来还诞生了一批以改革开放时期烈士命名的新地名:为纪念科研试飞中牺牲的一等功臣张国荣,他的家乡新增一座国荣桥;为缅怀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中牺牲的记者许杏虎,他的家乡更名为杏虎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呼唤我们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29日 第 13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