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端午小长假,上海各大商圈迎来久违的客流。各商家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复商复市脚步,城市的“烟火气”逐渐回归。
4月以来,国内疫情多发,汽车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经历严峻考验,稳增长任务十分艰巨。
放宽汽车限购和减征购置税等对准消费“痛点”的措施,更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为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对个性化、多样化儿童用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确保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可靠,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才能不断释放儿童消费市场潜力,促进和扩大消费。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预计2022年阿根廷经济将增长3.6%,高于拉美地区2.3%的平均增长率。分析认为,随着阿根廷债务可持续性不断提升,应对通胀措施效果显现,阿经济呈现复苏态势。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打通堵点卡点。《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出降低市场主体用水用电用网等成本、推动阶段性减免市场主体房屋租金等7项措施。
近些年,消费升级类产品在市场备受欢迎。其中,来自县城的买家释放出强大的消费动能,吸引不少企业布局下沉市场。
围绕交通拥堵、停车难停车乱、居住环境差等一些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青岛将加快城市更新速度,让1000多万市民共享青岛的发展红利。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中外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这两年,中国在向全球公司开放金融市场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作为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将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人勤地不懒,在浙江宁波慈溪的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农户忙碌的身影。种粮大户郑洪均找好了人手,正忙着一起拾掇新承包的400多亩地。
近年来,福建省福州市充分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推动特色乡村产业发展,拓展乡村产业增值增效空间。
为全力助企纾困,上海从阶段性缓缴“五险一金”和税款、扩大房屋租金减免范围、多渠道为企业减费让利、加大退税减税力度、发放援企稳岗补贴等方面,综合实施“缓免减退补”政策为企业减负。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相关通知,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助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创业、稳经济增长。
日前,财政部印发《关于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支持金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通知》,出台多项举措,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撬动金融资源更好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回款不畅、成本高企、资金紧张等突出困难。
从规模看,社会物流总额超过百万亿元,超大市场规模优势依然较为明显,物流需求依托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仍然保持扩张态势。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1%,两年平均增长5.6%,发挥了重要的稳增长作用。
科学判断形势、利用趋势、发挥优势、引领态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对经济发展预期管理至关重要。
一季度,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稳”的基础在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在不断集聚,充分展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的落地生根以及房地产市场运行持续平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成为社会共识。
去年6月,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要求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
在需求端,手机一键下单购物,扫二维码查询信息,打开在线办公APP开远程会议……数字应用让生活更便捷。
走在通往教育家的路上——访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校长黄春
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