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11月13日,为积极响应遵义市委、市政府复工、复产、复学要求,遵义市文联“文军在行动”持续发力,牵手贵州中安卫生材料有限公司向红花岗区人民政府第十三责任区11所学校、长征街道办、长征派出所、长征镇卫生院、长征街道坪丰村等单位赠送了20万余只口罩。
11月11日,陕西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阎庆文奔赴宝鸡市,看望慰问在海南省琼海市抢救落水游客英勇牺牲的陕西青年张子琛的父亲张晓军,为他送上鲜花和慰问金,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因为防疫严格管控,中俄边境城市黑河空旷静默,但却并未沉睡。即便在夜晚,许多人依然不眠不休。从10日深夜到11日凌晨,中新网记者跟访战疫“夜航人”,他们在风雪过后的寒冬中传递温暖、守望黎明。
甘肃省发生疫情以来,除了坚守在“疫”线的人员,该省“非遗人”也以“遗”抗“疫”,创作了大批以《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疫情防控歌》《打赢抗疫阻击战》为主题的剪纸、花儿、面塑等非遗作品,盼望疫情早日结束,家乡平平安安。
“30头牛,一头都没有少,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们的命根子可能就没有了。”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镇的牧民们拉着民警冻得又红又肿的双手,不停地道谢。
近日,毕节市2021年“送文化下乡百场演艺工程”走进威宁自治县,由乌蒙演艺集团组成的演出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演出文艺节目,通过节目宣讲党的政策方针,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1月8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来自郑州的驻村第一书记王立伟和来自新郑的爱心志愿者周修峰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为两位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希望。
“广大志愿者朋友们,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彰显盛京使者情怀,在扫雪除冰中传递微笑、传递爱心、传播正能量……”11月8日,铁西区大街小巷“小喇叭”里传出的《铁西志愿者积极参与应对冰雪天气的倡议书》,让路上蹒跚行走的路人心头一暖,这些“志愿红”让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充满温情。
海口的符先生得了白血病,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9岁,都争着给爸爸捐骨髓,可化疗阶段需要大量输入“熊猫血”,血库告急,家人无奈发朋友圈求助。11月8日,一名“熊猫血”军人主动献血400毫升,海南“熊猫血”血友们也开展了一场爱心接力,为气温骤降的琼岛带来阵阵暖意。
梵净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贵州铜仁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利用梵净山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打造绿色产业体系,蹚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绿色致富路。
“感谢工会,没有忘记我们环卫工人,不仅让我们吃上了免费的早餐,还为我们增强营养,加了鸡蛋,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啊。”环卫工人张存兰一边剥着刚煮好的鸡蛋,一边跟前来送鸡蛋的工会志愿者说到。
近日,在江苏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开展的全省中小学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中,扬州市审计局组织人员到高邮市龙虬镇张轩小学,开展“心系乡村教育,情系全民阅读”图书爱心捐赠活动。
采访中见到的国网天津电力的“红马甲”,大多是“老少配”。95后的“徒弟”或是跟着“师傅”们戴着安全帽登梯爬高为农户检查变电箱,或是在办公室里实时监测大数据……在国网天津电力公司,“红马甲”不仅代表着志愿者,还代表着“心连心”共产党员服务队。
“社区志愿者是我们社区的财富,在疫情防控的工作安排上,我们每个小区尽量使用本小区的志愿者,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可能出现的交叉感染。”银川市兴庆区富宁街街道南苑社区书记刘欣丽表示,社区防疫的核心是充分调动社区的各种资源,守护好疫情防线“最后一公里”。
日前,青岛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志愿者誓师大会举行。近年来,青岛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随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大军也越来越壮大。截至目前,青岛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达167万余人,志愿服务组织1.4万支。百万“志愿红”活跃在大街小巷,成为这个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一场降雪,西宁气温骤降,凛冽的寒风,卷着雪花扑面而来。6日7时,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党员先锋队”队长李海萍和同事在兴海路街道尕寺巷3号院门口值守。寂静的小巷,两人身穿防护服,“蜷缩”在一张木桌旁,登记居民所需物资清单。
近日,一位河南读者来信讲述他们推动成立业委会的艰难历程,“折腾了大半年,最后我们彻底放弃了”。北京读者宋女士在来信中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成立了业委会,但不到一年绝大多数的委员相继辞职,业委会无法继续履职。
“这个世界有人需要我,而我恰好也可以为他做些什么。”不久前,中国政法大学学生邵泽豪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为一位白血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他是中国政法大学第12位、北京市第458位、全国第12115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