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小红象,健康行,疫情防控我先行,垃圾分类勤宣传,清洁家园看行动,文明引导常开展,共建共享显真情!”这是一段流传在河南省郑州市“绿城小红象”志愿者中的顺口溜。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绿城使者——小红象·健康行”志愿服务项目的内容,成为无数“绿城小红象”的行为准则。
近日,“聚少年之火 燃志愿之光”青岛市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举行线上发布仪式,发布了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8023实高爱行动”、青岛市崂山区志愿服务协会“走遍崂山”垃圾分类志愿行等35个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
在经过深入调研、充分酝酿之后,上海代表团首次以代表团名义提交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议案,呼吁以法律制度来保障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满足社会成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3月5日,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由团省委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举办的“红色基因代代传——红领巾志愿者走进荣军院”示范活动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举行。同日,四川省广元、达州、巴中等地也同步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红领巾志愿者走进光荣院”活动。 “祖国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我们永远
3月5日是全国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安徽省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疫情防控到爱心帮扶,从生态环保到社会治理……江淮大地处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争相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48岁的杨茶生是革命老区江西安义县的一名农民,来到上海打拼了30年。当初,带着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到上海,但在为社区居民安装铝合金门窗的工作中,他发现,繁华的都市里,也生活着不少特别需要帮助的群众。从此,这位寻梦人就成了帮助困难群众的热心人,“有困难找杨茶生”在黄浦江两岸流传开来。
全国学雷锋日前夕,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启动暨第三届新时代巾帼志愿服务征集展示揭晓仪式在京举行。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出席并向巾帼志愿服务队代表授旗,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在全国数百个城市同时启动。
学雷锋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截至2020年底,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已超过1.9亿人,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服务百姓民生,融入社会治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为了彻底拔掉穷根,引导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各地有哪些创新探索、成功经验?我们邀请五位代表讲述亲历故事,他们都来自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集体,他们的深切体验,正是中国
3月1日是“成都环保志愿者日”。2021年环保志愿活动有哪些亮点?市民朋友如何参与?成都环保志愿者联合会介绍,即日起第三届“成都环保志愿服务月”主题活动线上开启,围绕《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线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号召市民积极践行垃圾分类。
据了解,西安联队隶属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中心,由近300名家在西安市的高校大学生组成,主要负责寒暑假期间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工作。西安联队志愿服务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19日至2月28日,共计41天,累计到馆服务志愿者248人次,服务时长3399小时。
刘启芳是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长春精诚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8年前,她从北京来到吉林,发起吉林省“公益专项医疗救助项目——吉心工程”,为贫困心脏病患者建立了“政府医保报销+慈善基金=全免费”的创新型医疗救助模式。
2月28日下午,昆明火车站人头攒动。45岁的农民工朱军全戴着人社部门发放的红色帽子,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测量体温后有序进站,准备乘坐人社部门组织的免费务工专列,向江苏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