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展会上,从可穿戴式助行器、VR眼镜,到机械臂、工业清洁机器人,琳琅满目的设备带领观众走入“机器人+”生产生活的奇妙世界。蓬勃的机器人产业已经悄然进入人们多领域生产生活场景。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该研究由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等机构参与,属于国际项目“人类细胞图谱”的一部分。新图谱相当于一份分子水平的心脏“导游图”,可帮助深入理解心脏细胞的运作,探究心脏疾病发病机制,开发新疗法。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个城市积极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出台政策规定,抢占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人类终于站在了期盼已久的纳赫兹引力波宇宙观测窗口前。那么,FAST是怎么探测到引力波的?纳赫兹引力波探测与获得2017年诺贝尔奖的引力波探测有何不同?此次研究成果有什么重大意义?我们今天就来详细了解。
作为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誉所长姚檀栋介绍,“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珠峰峰顶的积雪厚度,还为更深入地理解极高海拔气候变化开辟了新的方向。”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关慧心和研究员徐敏联合法国西布列塔尼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等科研人员,在斜向伸展的火山型被动陆缘发育演化过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构造物理》。
研究发现,当人们暴露在40℃—50℃之间的环境中时,静息代谢率可能会更高。静息代谢率是衡量人体消耗多少能量才能保持身体功能正常运转的指标,简而言之,就是在静止状态下消耗的最小能量。
通常产生可见光飞秒脉冲的设备复杂且低效,光纤激光器则拥有稳定可靠、占地面积小、效率高、成本低、亮度高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替代方案。但迄今为止,这种激光器还无法直接产生持续时间在飞秒(10^-15秒)范围内的可见光脉冲。
脑科手术期间准确的分子诊断(详细描述细胞中DNA的变化)可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决定切除多少脑组织;同时,了解肿瘤的分子特性也能让患者从现场治疗中受益,譬如手术时可直接将药物涂层晶片放入脑中。
沉浸式场景的打造离不开沉浸式设施的运用,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以全息影像“复活”的《霓裳羽衣舞》揭开绝世歌舞的神秘面纱,AI全息影像之下“复活”的李世民亲自向游客讲述大明宫的辉煌历史,四季全景图通过多媒体动画手段还原大明宫的四季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