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生物质能作为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开发潜力十分大。生物质发电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技术途径,对于推动我国生物质资源规模化和高效清洁利用具有重大的作用。
此前,“中国天眼”已发布多个重要成果,包括观测到快速射电暴的起源证据、发现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探测到快速射电暴密近环境的动态演化、发现迄今宇宙最大原子气体结构等,多篇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自然》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
在本期ESI数据覆盖范围(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云南师范大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共发表论文242篇,总被引频次3312次,高被引论文5篇,全球排名第1649位。
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载体,可以大规模、长周期、低成本储存。目前,全球共有35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发展战略。多国以氢能交通为切入点,并不断向工业、建筑等领域拓展,氢能的应用场景日渐丰富。
《自然·通讯》杂志一篇论文报道了对有1000多年历史的蛋壳化石的DNA分析,其揭示了对马达加斯加已灭绝象鸟的新认知。研究结果帮助我们理解了象鸟的演化和分布,可能还发现了一种此前未知的象鸟谱系。
C-Trap系统借鉴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光镊技术,该技术使用强大的光束抓住并移动微珠,直到将它们黏在分子的两侧。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受损的DNA链两端能像尼龙搭扣一样黏在微珠(两个链霉亲和素包裹的聚苯乙烯微球)上。
将激光照射在一滴血、黏液或废水上,反射回来的光就可鉴定样品中的细菌。发表在最新一期《纳米快报》上的一项研究,详细介绍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开发的一种创新方法,这种方法可瞬时、廉价、准确地对任何想要测试微生物的液体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