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打印的“导电墨水”,该墨水由可生物降解的聚酯黏合剂、银片或炭黑等导电填料和市售的酶混合物组成。墨水的导电性来自银或炭黑颗粒,可生物降解的聚酯黏合剂充当胶水。
太阳是地球人类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是万物生长的源泉。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离地球最近、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恒星。太阳对地球演化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2021年,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辉锋说。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加速提升,取得大量创新成果,推动农业发展由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
问天实验舱发射后,空间环境保障分系统24小时监测空间环境的变化情况。根据目前空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近期太阳活动水平极低到低,地磁活动以平静至微扰为主,有利于空间站各项在轨工作的开展。
微波在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移动通信所使用的电磁波便属于微波范畴,发展微波测量技术对无线通信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科学研究中,实现对高频微波的高灵敏测量能够为高场高频磁共振谱学、太赫兹成像甚至天文学观测提供基础支撑。
走过1.0自动化时代、2.0数字化时代,如今,人们正处于机器人3.0智能协作时代,未来即将迈入自主服务的4.0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表示,机器人自主学习、场景自适应等,将是4.0时代的主要特征,知识图谱技术和场景数字孪生技术将成为机器人4.0的核心技术。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之下,低碳生物合成正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应该如何发挥创新优势,以进一步实现产业化应用?在日前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就上述话题开展了讨论。
今年中关村预计投入财政资金17亿元左右,通过提供精准服务、给予有效支持,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助力企业抗疫情、促研发、强内功,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为稳定经济大盘作出新贡献。
7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国内工业生产稳定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4%、5.9%,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4.6个、2.1个百分点。
地球上已发现了近200个陨石坑,其中绝大多数在陆地上。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身处海底的陨石坑会逐渐被沉积物掩埋,因此纳迪尔陨石坑的发现极具科学价值。
当今的大多数成像传感器都是基于CMOS技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无机光电探测器。例如,由有机材料制成的光电探测器虽具高灵敏度,但制造高性能有机光电探测器很困难。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撰文指出,他们首次在基于硅的三量子位量子计算系统内演示了纠错,朝着大规模量子计算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实现实用型量子计算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