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朱海洋是河南嘉禾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疫情暴发后听到抗疫一线蔬菜紧缺的消息,与员工商定将公司种植在许昌鄢陵基地的30吨萝卜捐赠给郑州市抗疫一线。
18岁的陕西省眉县职业教育中心二年级学生,乘火车、搭汽车、转步行,只身前往千里之外的湖北孝昌,在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区担任志愿者。
4月12日,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城关农贸市场发生火灾,在清理火场过程中,建筑物突然坍塌,前去增援的消防员韦安伟躲闪不及,被建筑横梁埋压,献出了26岁的年轻生命。
“穷山窝,木瓦房,漏风又漏雨,羊肠道,望天水,缺水又缺粮;玉米酒,南瓜粥,无钱又无奈。”这曾是广西百色田东县思林镇龙邦村的真实写照。
奔赴武汉一线,张亚芳是有预感的,早在疫情暴发的初期,看着不断驰援湖北的同行,她早早写下了请战书。
每年3月8日,蔡绪强都会给妻子送一束花,这一天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今年因为奋战在疫情前线而来不及送花,他向妻子保证会补上,可是,他失约了。
龙邦村位于距广西田东县城49公里的山林深处,大石山区怎么脱贫?2014年10月,就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蓝茂东毅然挑起这副担子。
3月26日,即将结束支援的队员们,在范春华的防护服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山东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共同战疫的见证。
新冠袭来,武汉“封城”。与这座城市同时“休眠”的,还有林立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数百个旅游文化景区、公共文化服务场馆。
“有事就找颜书记。”5年多来,他全身心扑在全村脱贫事业上,谋划产业,改善村貌,心系民生,得到大家一致赞扬。
受疫情影响,2019年度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谈艺说戏话北京”戏曲文化分享会活动从线下转战到了线上,分享会的系列报道也一度暂停。
从1992年开始,常明昌就开始探索农科教、产学研和科技扶贫相结合的道路,经过艰苦的努力,他创建了山西农大食用菌科技服务中心。
疫情发生以来,张海龙便一直在志愿服务一线,先后前往医院、商场、车站开展防疫宣传引导、数据收集等志愿服务工作,并参与录制防疫宣传片进行线上宣传。
4月8日,萍乡市援助湖北的42名勇士平安凯旋,赣西肿瘤医院肿瘤科护士长谢秋霞就是其中一位。回到医院时,她接受了“过水门”的最高礼遇。
从1月23日零时开始,江涛就开始奔波于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天河机场,统筹协调、妥善处置武汉机场暂停运行带来的影响,回到单位已是深夜。
在兰州石化公司橡胶厂,郑彩琴是厂里企业文化科科长,作为一名来自生产一线的行政岗干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肩负全国人大代表职责,扛起宣传引导和助力生产的两副担子,奋力战“疫”。
90后青年陈念,已有7年社区工作经验,作为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龙湖东岸社区书记,她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了80多天,终于迎来了百花绚烂的春天。
3月20日,凌晨1点,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畜牧中心副主任、驻九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丁铁刚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与世长辞,48岁的生命在扶贫之路上写完最后的句号。
大年三十晚上,南航货运物流公司装卸部司机室主任助理胡振波准时出现在了白云机场停机坪上,在他和同事的保障下,南航从广州出发驰援武汉的第一班包机搭乘着128名广东医护人员、4吨行李及医疗物资顺利起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农历正月初二,秦领就返回扶贫岗位,并且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领全村群众齐心协力,用汗水和智慧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堡垒。
面对朱守品的感谢,支荣鑫说,草莓园是村里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带动了贫困户就业,“草莓卖得好,才能确保贫困户不受影响”。
51岁的柳西周,为茶棚村操劳了32年,朴实的村民们一直念着他的好。
2019年11月29日,湖南省炎陵县脱贫攻坚的“一线总指挥”,原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因多日劳累,骤然倒下,年仅56岁。
向纹走了,这朵扶贫路上的“向阳花”,以另一种形式扎根在了这片他热爱和奋斗过的土地上,面向太阳,坚强绽放。
走在通往教育家的路上——访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校长黄春
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