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提出好建议,把准大策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白晓艳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在县里,除了农田、市场和农户,她还调研起更大范围内的消费者、农资供应者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者。走出县城,在各类研讨会、论坛和汇报中,她对接专家学者、农技企业等,汇聚众智想办法。
出道11年,从《大鱼》《灯火里的中国》到《小美满》,他演唱过诸多大众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带着音乐不断走向国际舞台。巡回演唱会从国内开到海外,一票难求……他的歌声,魅力何在?近日,人民日报记者对话周深,听他讲述歌声背后的故事。

他医德医术高超,善治儿科各种病证,为海内外儿童服务,特别对于某些疑难重症辗转治疗不愈者往往独辟新径,不循常规,突发奇思,化生新意,从常人意想不到之处入手,多巧发而奇中,起沉疴于将倾,挽救生命于危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乌拉山南麓,钻机的轰鸣声唤醒沉睡的山谷。3年来,在海拔1700米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哈达门沟矿区,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金矿调查评价项目负责人杨彪,带着一支由技术骨干和地质实习生组成的队伍,一直在奋战。

作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三科主任、主任医师,10多年来,周坚红利用业余时间进山区、下海岛,完成了1000多场科普讲座,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次。她参与创建了18个名医工作室,培养了300多名基层妇科医生和500多名科普讲师,将女性健康知识播撒到更多角落。前不久,她获得2025年“最美医生”荣誉。

杨振宁将自己的人生比喻为“一个圆”,从清华园出发,历经了世界舞台,最终归根故土。人民日报曾多次对杨振宁进行报道。今天,经社君撷取几篇文章,以飨读者,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位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共同重温这段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设,许德珩的一生贯穿了中国革命的历程。从五四前线到科学殿堂,从民主斗士到共产党员,许德珩的百年人生,是“爱国、民主、科学”的真实写照,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壮丽诗篇。

从世界冠军到国际裁判,从体育到公益,不同的身份转变中,郭晶晶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如何在赛场夺金与自我提升之间弘扬体育精神?近日,本报记者对话郭晶晶,共同探讨体坛名将的多维人生。
《红灯记》中的李铁梅让她广为人知。塑造李铁梅,不能简单套用过去的花旦表演程式,她虚心向京剧前辈请教,摸索恰当的表演方法。197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它拍成电影在全国上映。身穿红底白花小袄、甩一条乌黑的辫子、双目如炬的李铁梅,成了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英雄形象,“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唱段流传至今。
说起与长江鱼类的缘分,三峡大学水生态研究院院长石小涛笑着说:“有同行说,我是研究鱼的里面最懂水利的,研究水利的里面最懂鱼的。”基于跨学科优势,16年来,他用研究成果帮助长江里千万条鱼儿翻越水坝,顺利实现洄游、繁衍等。
如果一个孩子事实上无人抚养,这是一种怎样的成长经历?面对14岁少女晓娟,记者不忍心问出这样的问题。晓娟的父亲有智力障碍,母亲患有精神残疾,“没有人教我怎么跟其他人相处,小时候朋友特别少。”但这一切在遇见“龚妈妈”之后发生了变化。
“向山而跑,非凡之路。”越野跑运动员向付召的社交媒体主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参加越野跑10多年,她参赛百余次,战绩包括2019和2023日本环富士山100英里女子冠军、2023法国环勃朗峰100英里女子第四名等。
侧耳倾听,丝绸之路的风里回响着火车、汽车、飞机的声响;举目远眺,戈壁滩已是风电和光电发展的广阔海洋;手指轻触,小小屏幕就能管理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新疆不仅仅是“诗与远方”,更是创新创业的沃土。广大青年把握机遇、干事创业,“拼”在发展一线。

“依靠群众的力量,就能创造生态奇迹。”在内蒙古兴和县苏木山林场里,86岁的董鸿儒坐在木屋前,望着漫山苍翠的落叶松,眼中满是炽热。从19岁背着行囊走进荒山,到坚持几十年建设、守护苏木山林场,他用脚步丈量苏木山地区的道道山梁,把一生都“种”进了这片林海。
入行20年后,花江峡谷大桥总工程师刘豪带领团队把桥梁建在了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峡谷上。他说,自己幸运地找到了喜欢的行业,幸运地参加了许多项目,更幸运的是赶上了桥梁人的好时代。
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1块来自中国福耀。专注一个领域、深耕一个市场,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带领员工们将一块玻璃“做到极致”。近年来,他又将大量资金、时间和精力投入筹建福耀科技大学中。就近期舆论关注热点,本报记者专访曹德旺,了解他的办学初衷、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解。
在嘉兰惠看来,此次纪念活动不仅是回望历史,更是面向未来。“希望美中两国青年一代能够理解并继续传承飞虎队精神,这既是对先辈最好的纪念,也是建设更加美好未来的力量源泉。”嘉兰惠说。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等14个国家的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应邀出席。苏联援华抗战老兵卡尔什拜·马哈托夫的外甥、乌兹别克斯坦退伍军人与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顾问努里金·马马托夫(见图,本报记者张晓东摄)就是其中之一。
站在前面领读的是今年90岁的退休教师华介友。他一头银发,清癯瘦削,却精神饱满。1954年,他毕业于无锡师范学校,由此开启了教书育人的生涯;2003年,68岁的他创办了“琅琅读书在东林”诵读班,22年来,在数万名孩子心中种下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