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酪蛋白深加工园区厂房内,一袋袋奶渣不断通过传输带从地面运到“小山顶”,被工人整齐地码在最高层。“以前,奶渣我们吃不完大部分都只能送人,现在成了宝贝疙瘩,卖给公司每公斤40—50元。”宗塔乡牧民甲科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沙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供哪些食物?发展沙地产业如何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郧西县被誉为“七夕文化之乡”,“郧西七夕”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恰逢我国传统佳节七夕节,2024“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团队来到这里,探访当地如何打造“七夕”文旅名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暑假期间,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崔营村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七彩假期”暑期公益课堂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设置家国情怀、探寻家乡、走近科学、健强体魄、艺术魅力等主题课程,“跨学科”融合,为孩子带去丰富多彩的课程。
南召县皇后乡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举措,开展“政策惠企、金融扶企、人才兴企、法律护企、温馨暖企、清廉润企”六大专项行动,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态势、发展质量、发展效益持续巩固增强。
两年驻村期满,李家琦百感交集。就在几天前,他还顶着酷暑,一头扎进村委会旁的平房里,和村民一起接通水管、调试机器。“不能再让大家冬天在冰窟窿里洗衣服了……”说好的承诺,李家琦不想食言。
今年,广西围绕推进新时代惠农富民电气化发展、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乡村智慧能源布局建设等三个重点,以桂林全州南一村、北海新营社区流下村等8个省级电气化示范村为先行示范,12月底前将完成全区3100个新时代农业农村电气化村建设。
作为沿海县域,河北省乐亭县近年来梯次推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在轻度、中度盐碱地带,推广种植耐盐碱作物品种、发展综合种养、提升土壤肥力,将低产田变成粮食主产区和蔬果产地;在重度盐碱地带,采用挖塘降水、以渔治碱技术,引导渔民开展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不断拓展多元化食物供给途径。
登记、过磅、检验、检斤、结算、兑付……各项业务通过数字化手段实行“一站式”办理,从登记到兑付售粮款仅用20分钟。这是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8月5日开展稻谷收购的一个场景,也是广西2024年粮食收购工作有序开展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