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近年来,全球智慧农业加速发展。智慧农业通过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农业装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让农业生产更加便捷、管理更加高效。德国、埃及和澳大利亚等国通过制定数字农业规划、研发智能农机设备、建立农场信息平台等措施,不断推进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保障厅获悉,近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总工会联合印发通知,将共同举办第一届广西乡村振兴技能大赛暨第八届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展示农民工技能新风采,助力广西乡村振兴。
从播下种子到织出成衣,产业园建起了棉花种植、皮面加工、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全产业链,不仅带动塔吉克斯坦棉花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还填补了当地产业空白,有力推动塔吉克斯坦纺织工业发展。
规范交易流程监管,东丽区加大集体资产管理系统与农村产权交易系统互联互通,加强集体经济行为全流程监管,对资产交易状态进行跟踪标记和监测,形成会计核算、资产管理、产权交易、资金结算闭环管理。
为提升用水权精细化管理效能,对基层管水组织的改革仍在持续。永宁县眼下正推动乡镇灌溉合作社陆续转型为农业服务公司。“农村管水,公司化运营,权责更加公开、明确。对管水效能,定期评估考核。”陈谦说,要精打细算,用好每瓢黄河水。
“都是在县城买的。现在路好走了,去城里只要半小时,新鲜蔬菜、时髦商品都能买到。”相求说,上山的这条路今年刚修通,自己的小轿车可以直接开到“夏窝子”前,比修路前节省约3个小时,“县里还修建了活畜交易中心,我们卖牛更方便了,价格也更有保证。”
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共有35个地区入选,被分为领域特色型、区域综合型、机制共建型。
高素质农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支重要人才队伍。尝鲜新技术、涉足新业态,一批批高素质农民积极拥抱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经营理念,为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是工程师,也是新渔民。”作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数字化技术员,李脉笑着说。以前喂鱼,主要是根据经验投饲料,现在主要依靠AI养殖系统智能投喂,他的工作主要是给AI养殖系统“喂”数据,将其训练得更聪明、更有经验。
当前,南方稻区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的“双抢”作业正热,夏粮收购也进入关键期。在位于江西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央储备粮南昌直属库有限公司,门口不见以前卖粮车辆排长队的场景,只有一辆大车停靠在门岗边,显得“冷冷清清”。
近年来,中非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框架下不断深化农业科技合作。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在非洲建成了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带动相关地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至60%,助力非洲国家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为推动非洲农业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位于震中的龙头山镇受灾严重。经过10年恢复重建,龙头山镇现状如何?记者回访发现,当地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社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备,教育、医疗等民生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椰枣是西亚和北非沙漠绿洲常见的绿色乔木椰枣树的果实,也是中东国家重要的出口农作物。同时,椰枣也是阿拉伯民族不可或缺的食品,营养丰富,亦被称为沙漠面包。最近,科威特等海湾国家相继迎来椰枣收获季。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期货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通过发挥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功能,不断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我国期货市场从农产品“起家”,经过30多年发展,目前已上市超过40个涉农期货期权产品。
“一位74岁的老太太,家里有6亩地,所有环节都是请人帮着种,搞托管服务,一年下来,托管比出租一亩地多赚200块钱,6亩地多赚1000多块钱。”土地谁来种?怎么种?种粮农民收益如何?在7月2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讲述的这个故事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