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
rmzk001@163.com近日,宁夏明确将建立“自治区统筹、市县主责、乡镇主抓、村组落实”的耕地保护监管机制,科学设置自治区、市、县、乡、村和村民小组六级监管网格,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下达耕地保护任务,实行属地管理、分级保护、网格监管。

为解决菜农进城难的问题,南昌公交运输集团四公司以公交便民为出发点,于6月12日开通了“菜农专线”,服务和方便菜农出行。“菜农专线”开通以来,每天有30余名菜农乘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日前,2023年第十届中国车谷·汉南甜玉米文化节在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唐超宣布6万亩连片种植的鲜食玉米采摘开园,能生吃、会爆浆的汉南甜玉米又迎来丰收季。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旨在总结各地在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法规政策、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式、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机制、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提高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水平。

南召县四棵树乡以乡村风光、民俗文化、人情味道等为特色,依托“道教名山、北顶五朵”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聚焦“民宿+文化”,为游客提供丰富、深入的旅游体验,成为南阳旅游业中一张亮眼的“名片”。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南召县皇后乡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构建全域“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乡村特色产业,成功解锁致富“密码”,实现了村美民富乡强。

近年来,紫霄镇西溪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引领作用,把西溪村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组织强、 产业兴、群众富”为目标,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及低效土地,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立竹荪菇产业基地,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大抓产业发展,注重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户的利益联结起来,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一幅产业兴旺、百花齐放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开......
近年来,邓州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县域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持续深化“党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放和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深度和广度,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引向田间地头。
“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广西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汇聚群众振兴乡村、治理乡村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绘就了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崭新画卷。
6月26日-27日,全国科技小院培训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培训基地举行,会议期间科技小院学生就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扎根基层解民生、治学问成长故事进行了分享。

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扎实开展“田长制”工作,细化方案,以田长制为抓手,实行耕地网格化监管,并设立“田长制”公示牌,明晰责任、细化到人,以扎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