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储好粮、管好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1.4亿吨,秋粮收购工作平稳有序。今年秋粮收购有何特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近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进展成效。近年来,我国健全普查队伍,强化质量控制和培训指导,加快普查进度。目前,此次普查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已圆满完成。普查成果将有助于我国因地制宜地保护和利用土壤资源。
“以前,收获来的玉米就直接堆在院子里,‘地趴’的粮食省事,但真不省心。遇到恶劣天气,容易生霉不说,粮食损耗也大。‘趴’在院子里的玉米,我们都会给苫上塑料布,但是一遇到下雨天,雨水还是会从下面渗进去。每次下雨,玉米都得受损失。”李长山算了笔账。
入冬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农村房前屋后的玉米楼子里,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今年是栾城区实施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项目的第二年,全区22.2万亩玉米平均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亩产提升了11.85%。从今年看,“以整建制为着力点,带动均衡增产”,仍是粮食高位增产背后的重要支撑。
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坚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现在收完麦,想捡个麦穗可难了。”张树军指着仓库里停着的“大铁牛”介绍,“合作社里联合收割机、自走式喷药机、播种机、旋耕机,啥都有。就说那联合收割机,装上北斗导航,智能得很。割起麦来,又快又直溜,粮食损失少。现在想看机收效果咋样,只能蹲下仔细找麦粒。”
35岁的德乐黑洪格尔,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嘎查的牧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回到草原深耕畜牧科技。了解牧民需求、创新研发产品、及时升级更新、参与防沙治沙……如今的他,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牧区播撒科技创新的种子。
村歌、村晚、“村越”、“村BA”、村超……一段时间以来,“村字头”文体活动持续火热,乡村博物馆、美术馆等蓬勃生长,受到广泛关注。村潮涌动生华彩,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国文联等组织开展“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系列活动,把活动办在村里、把资源引入村里、把消费留在村里,促进乡村文化资源活化应用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农村客运量逐年减少,快递进村需求却不断增加。为解决这一矛盾,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统筹利用农村客运、货运物流和邮政快递等资源,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共赢。超1500个县级行政区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27万余条,2024年上半年,通过农村客货邮业务运送的邮件快件数量超9亿件。
将传统院落打造为非遗工坊,让农特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各地,林栖三十六院是浙江省东阳市白云街道与三单乡“百镇共建强基”行动帮扶共建项目之一。该项目集聚山区老手工艺人、留守人员5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不仅让非遗工艺得到了有效传承,还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增收渠道。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农膜处置率稳定在80%以上……近年来,我国农用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7年保持下降趋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取得积极成效。针对源头减排、循环利用等各环节,各地如何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全链条治理效能?记者进行了采访。
着力破解基层偏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等现实问题,黑龙江省从2020年起创新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万人计划”,统筹全省乡镇(街道)事业编制,累计投入资金16.6亿元,公开招聘1.32万名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实现每个村(社区)有1至2名大学生,为城乡基层储备了一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基层治理的生力军。
为加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管理,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荔城区农业农村局根据上级相关政策文件牵头起草了《莆田市荔城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指导意见》。
近年来,河南省内乡县赵店乡党委政府聚焦烟粮产业融合发展,推行“烟叶+红薯”套种以及“合作社+烟农”销售模式,在稳定烟叶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民开展烟薯套种增收项目,有效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村民的收入来源也在持续拓宽……
近年来,围绕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我国不断加大农机等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加快向“大中小型兼备、绿色高效智能一体”迈进。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3%,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