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引领新航向、擘画新蓝图。”王凯表示,河南将一以贯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一以贯之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武契奇、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5月5日至10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三国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深化了中国与三国的政治互信、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为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进步作出新贡献。
“塞尔维亚谚语讲,‘山与山不见面,人与人常往来’。中国人说,‘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今天我是应一位铁杆朋友的邀请来到这里,感觉宾至如归。好朋友之间就应该多走动、多交流。”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国际版)开播仪式7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节目于5月8日在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第一频道播出,相关内容及宣传片等还会在欧洲和全球近百家主流媒体陆续播发。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匈牙利各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深刻总结匈中建交75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丰硕成果,为把两国关系推向新的高度指明了方向,擘画匈中关系发展新蓝图。
春夏时节的南法山区,图尔马莱山口,“牧羊人驿站”木屋外,春雪纷飞,云海浩渺。两国元首夫妇凭窗而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战略沟通。这是继尼斯夜谈、豫园茶叙、松园会晤后,两国元首再次续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习近平主席的来访是塞尔维亚今年最重要的外交活动。塞尔维亚为塞中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感到自豪。”塞尔维亚驻华大使玛娅·斯特法诺维奇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此访将巩固两国铁杆友谊,推动塞中关系迈上新台阶。
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对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等绿色发展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为中匈互利合作不断注入新动能。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开展、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等介绍本次普查的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情况、成果及应用情况等。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法国企业界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表明中方将法方视为真诚的朋友、共赢的伙伴,传递出中方愿同法方密切全方位交流合作的积极信号。相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中国,将为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
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塞始终是真朋友、好伙伴。我们的铁杆友谊历久弥坚,树立了国家和人民交往的典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塞尔维亚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为共谱国家发展振兴新篇、共建新时代塞中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为塞中铁杆友谊注入新活力。
“匈牙利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建交75年来,匈中彼此支持、互利共赢。历史证明,匈中建交是明智之举。”在习近平主席即将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此访体现了中国对匈中合作的重视,将继续深化匈中友谊。”
“塞尔维亚是中国的铁杆朋友,塞中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塞尔维亚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长韦西奇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时隔8年再次访问塞尔维亚,充分体现塞中铁杆友谊。相信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塞中务实合作将达到更高水平。”
王忠林表示,湖北将加快能级跃升,不断增强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强化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支点的硬核竞争力;坚定扩大开放,不断增强支点的要素集聚力;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增强支点的生态承载力;促进协同融通,不断增强支点的辐射带动力。
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武契奇总统战略引领下,中塞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匈塞铁路是中国高铁在欧洲的首单,也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习近平主席去年10月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武契奇总统时强调,双方要共同建设好、运营好匈塞铁路。
一条条钻山过岭、穿江越海的隧道,帮助组成15.9万公里的铁路网、4.5万公里的高铁网、544.1万公里的公路网、18.4万公里的高速网,连通起流动的中国,见证经济发展,彰显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