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戏剧,这一绵延人类文化史的艺术形式,在中外戏剧人的不懈探索下,焕发出蓬勃朝气,恒常如新地讲述着与国家、与生命、与永恒相关的诸般命题。来自世界的人们讲着不同的语言,在戏剧中相遇、相知、相交。
与我国商周乃至春秋战国墓葬只在随葬礼器上偶然留有墓主姓名、后演化为更加概括抽象文字的墓志铭不同,古希腊的墓碑很生动形象。它通常把死者与其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或物放在一起,呈现某个场景。这类典型场景,相当于在生动形象地讲述一个故事。生动形象讲故事,易给人深刻印象,更具传播优势。这与今天互联网时代的视觉化呈现趋势、长图海报更易被接受的传播规律,都颇为契合。
1935年8月13日,红二十八军游击至立煌县(今金寨县)燕子河地区,得知国民党军第65师第195旅第390团一个营(后来得知是一个团)进驻花凉亭,企图阻截红二十八军。
在我国历史上的北魏时期,出现了一位重农兴农的有为太守——贾思勰。他不仅推动了当时农作技术的发展,造福了地方百姓,而且写下了在世界农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被历代奉为中华农圣。
1949年3月23日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大日子,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大事件。从3月23日至25日,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一路向北,完成了从西柏坡到北平的“赶考”之行。 “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我们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在策展、讲解、社教、研究等方面。观众走进博物馆,从“看热闹”到“看门道”,还有赖于博物馆继续提升服务、完善体系。本版推出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报道,对话策展人、讲解员、研究者,探讨如何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与研究功能,让人们更好体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4年5月12日,“世界文学图景中的中国写作——曹文轩创作、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与文艺争鸣杂志社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姜国华,北京大学中文系谢冕、洪子诚、温儒敏等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会议。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2024年5月11日下午,“战旗美如画——军事博物馆读书沙龙”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人民日报出版社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赠送图书《战旗美如画——18面战旗故事再现抗美援朝战场风云》,该书领衔主创、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将军作讲座,志愿军老战士及后代与图书主创团队、军事爱好者、学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
考古证实,大河村遗址是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面积约53万平方米,距今约6800年至3500年,以仰韶文化堆积为主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