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名文物保护领域代表围绕“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文物事业发展的每一项成就背后,都凝聚着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智慧与坚守。他们或扎根田野,用脚步丈量历史,或心怀敬畏,用匠心守护遗存,以实际行动诠释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
成为“十大”仅仅是开始。评选结果公布当天,郑喆轩就匆匆赶回濛溪河遗址。皮洛、濛溪河、射洪桃花河等重要遗址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资阳、内江等地的田野考古调查也在同步开展,整理研究也不能停下,考古队员们忙并快乐着。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至此,中国共有18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4月2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发布了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已完成对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祁山道共6条干线的调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考古成果——现阶段共调查蜀道里程2073千米,沿线分布各类文物遗存1034处,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1944年,冀中八分区行政公署将东辛庄改为本斋村。1952年12月,本斋乡成立。1957年12月,本斋回族乡正式成立。后经过多年的区划调整,现本斋回族乡驻本斋东村,辖本斋东、本斋西、黄芦铺等11个村。
据介绍,2024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1740项考古发掘项目,18个“考古中国”在研项目统筹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即将结项,夏商文明研究工程正式启动,考古工作影响力持续提升。
灯光打向T台,老人脚穿草鞋,肩上用木犁扛着身穿民族服饰的孙女,哼着苗族民歌缓缓走出来……在2025年中国国际时装周上,这极具反差感的一幕引发关注。那一刻,古老苗绣遇见现代时尚,农耕文明走上国际舞台,让观众看到了民族之美、文化之美。
外贸公司职员张盼,刚把畲族风工艺品摆上桌,就引来同事们的围观。这件纪念品,来自浙江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住民宿、穿服饰、学编织、看展馆、喝药茶……张盼在旅程中体验了满满的民族特色,也见证了当地做强文旅、增收富民的生动实践。
何莫邪,何许人也?一位逻辑学家、哲学家,一位深入学习古代汉语的语文学家,一位自称“小何”,也喜欢别人叫他“小何”的白胡子学者。“你未必对人类学有兴趣,但作为语言学家,你已经在做人类学研究了。”昔日导师、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爱德华·埃文斯—普里乍得对小何说的这句话,影响了他一生。对小何来说,中国就是他的“田野”。
4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开馆。在中国馆“天人合一”展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格外引人注目。直径约9米的圆盘上,敦煌宝相花、莲花、龙凤等敦煌壁画中的经典意象灵动交织,带给观众富有东方哲思的动态艺术体验。
作品开篇,10位陌生人进入空屋,参加一场生存竞赛。整个阅读过程并非轻松愉悦,而是和小说人物一起颇费思量、探寻出路。给予读者阅读愉悦是通俗网文的基本原则,这样一部烧脑累心的作品,缘何从诸多“快乐阅读”中脱颖而出?
微风拂面,春意盎然,正是运动好时节。蹴鞠、秋千、捶丸……回望历史,古人的春日运动十分丰富。这些活动不仅留下趣味盎然的历史画面,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如今,这些古人的运动通过校园推广、非遗保护和创新传承等方式,再度流行起来。在这个春天,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跨越时空的旅程,领略传统体育的风采,聆听文化的回响。
左权牺牲后,辽县万人请愿,同年边区政府将辽县易名为左权县。作为亲历者,左权县文化历史学者张基祥回忆,1958年左权县与和顺县合并为和顺县,为了守住“左权县”3个字,左权人民又一次自发开展万人请愿活动。1960年,国务院批准重设左权县。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纪行文献中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真腊风土记》至今已被译成10余种语言、20多个译本。去年,由我领衔翻译的《真腊风土记》柬文版在柬埔寨金边发布。新译本中特别融入了中柬吴哥古迹考古合作的新发现、新成果,为这段跨越700余年的吴哥文明之旅注入新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