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饱经沧桑的步枪与马刀、泛黄的报纸与照片……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通过2000余件文物、图片、史料,全景再现了这场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人们在这里回顾烽火岁月,感悟伟大抗战精神。
近年来,山西加大戏曲发展支持力度。“有了政府支持,我们能心无旁骛搞创作。必须多出精品,将更多好戏送到百姓家门口。”谢海兵介绍,近几年,大秧歌剧团恢复了《泥窑》《明公断》《日月图》等传统剧目,新创作了《山里的女人》《情系黄坡梁》等20多个剧目。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今天,我们探寻长江的文明脉络,就要将长江文明置于世界大河文明的谱系中,理解其世界坐标。各大河文明,不仅是各美其美的璀璨星点,更将通过交流互鉴,在联通与融合中走向美美与共。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福建永安这座群山环抱的城市,见证了一项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关键学术突破。1941年秋,地质学家李四光在永安首次公开提出“地质力学”这一开创性概念,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的“为了共同的事业——从西班牙战场到中国抗日战场”专题展览上,一张黑白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由中国共产党党员、国际纵队中国志愿者谢唯进捐赠,不仅展现了80多年前中国志愿者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英勇形象,也铭记着中国人民支持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部演了60多年的老戏,缘何登上国家级戏剧节?答案就在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创新理念中。尊重艺术规律,打破“唯首演”门槛,鼓励精益求精;坚持“为观众多演出”,推动戏剧走进城市空间、融入市井烟火……本届戏剧节释放诸多创新信号,展现了戏剧舞台传承经典、与时俱进、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9月22日,由中国作协、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中国现代文学馆、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办,西藏自治区作协协办的“向祖国汇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学成就展”开幕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2016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吉木萨尔县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累计完成北庭故城遗址考古发掘面积2.1万平方米,出土“悲田寺”刻字陶器残片等重要文物3500余件。目前,已完成224件出土文物修复,还系统征集了147件民间文物与370余件文书史料。
他的父亲因抗美援朝牺牲,他的儿子因救落水者牺牲……9月3日,来自四川绵竹的烈士遗属何正全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大会现场,他紧紧握着父亲和儿子的照片,“祖孙三代共同‘见证’祖国的强盛。”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发布会,介绍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调查研究有关情况。这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秦代刻石为何会在此地出现?千年石刻为何能保存至今?区域性考古调查还有哪些值得期待?随着考古与研究深入,谜底将逐步揭开。
9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金熊猫奖活动在四川成都举办。走进现场,听中外嘉宾共话如何以光影讲述文明故事、促进交流互鉴;看优秀影视作品如何用真挚情感打动人心、展现艺术之美;思考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边界、长剧集如何应对微短剧热潮……透过“金熊猫”,可以看见文明的多姿多彩,感受光影的气象万千。
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文物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历史性成就。
12岁参军,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久经沙场的杨化烽眼睛一刻不离地盯着直播画面中的各种武器装备,他耳朵有些听不清,需要家人不停地在他耳边大声复述电视中的解说。“现在我们的装备先进了,没人敢欺负我们了!”杨化烽感慨,“战友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换来了今天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取得的。中外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相互支援、并肩战斗的故事,将被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所铭记。
放下锄头拿起笔,用勤劳的双手写下劳动的诗篇,“西吉文学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密码”?文学之于当下乡村全面振兴意义几何?“文学之乡”如何发扬光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月亮山下葫芦河畔,倾听一个西部偏远县的文化强音……
许多没到过宁夏的人,搞不清西海固的地理范围。这个本是西吉、海原、固原3个县合称的地域,如今在宁夏成为9个县区的统称,这个本和贫困紧密相连的地理概念,如今越来越成为一个“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