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版画原料易得、便于复制传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成为重要的宣传武器。艺术家们以刀代笔,刻录下侵略者的暴行与被压迫民族的英勇抗争。战后岁月,版画艺术完成了从武器到桥梁的蜕变,肩负起构建和平对话的新使命。
乐以琴原名乐以钟,1914年出生于四川省芦山县一个富足的家庭。乐以琴的父母十分重视子女教育,少年时,乐以琴爱坐在母亲的膝前听故事,《岳飞传》深深印入他的脑海里。家庭的教育,在乐以琴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相继爆发,山河变色,民族危亡!本已考入齐鲁大学的乐以琴决定投笔从戎。
为解除“南进”的后顾之忧,从1940年下半年起,日军加强了对中国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又进行了“清乡”“蚕食”“治安强化运动”等进攻。为了适应困难时期严酷的斗争形势,中国共产党发扬自己的军事、政治优势,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领导敌后军民同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
他曾是胶县(今山东青岛胶州市)东乡“三杰”之一,胶县师范讲习所党组织的重要成员。他在短暂的33年生命中四次被捕,最终为了党的事业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付出了宝贵生命。他是胶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姜谔生。
北京朝阳区永安里,一间简朴老屋内,99岁的翟维俊解开上衣的几颗扣子,右胸一枚硬币大小的伤疤赫然在目。此外,老人身上还有40多处枪伤,体内至今还残留着4块弹片。“这些伤疤,就是军人最好的勋章。”翟维俊一脸淡定与自豪。
巴掌大的胶卷里,“藏”着一本数百页的书,阅览胶卷甚至能清晰看到纸张的磨损程度——这是缩微技术,将各类纸本文献、数字资源拍摄成缩微胶片,在转化文献时不用触动珍贵原件。我国文献缩微事业已经走过40年,截至目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成员单位累计拍摄各类文献近20万种、8000余万拍,在时光长卷上传承文脉。
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有8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鄯善县整合县域内旅游特色节点,打造以传统村落为重点的历史和民俗文化体验旅游区,使传统村落成为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中,当地文旅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
新四军2师作为路西地区抗日救亡的一支劲旅,面对强敌和复杂的斗争局面,为了打击国民党顽军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卑劣行径,击破桂顽对津浦路西地区的渗透,决定迎敌而上,坚决守住华中的“西大门”。
盛夏的热风吹过黄土高原,直抵咆哮着的黄河,将人们带回到84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中条山战役。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0军新编第27师副师长的梁希贤,和兵出潼关的同袍并肩作战,在弹尽粮绝之际为免被俘受辱,纵身跳入滔滔黄河,献出了自己43岁的生命。
走进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小店镇小官庄村的一处农家院落,99岁的抗战老兵沈长龙凝望窗外,他布满岁月痕迹的手轻抚过一尊木雕,指尖在粗粝刻痕间缓缓游移。木雕是沈长龙亲手刻的老战友来永年。老人与木雕目光汇聚,穿越八十多载烽烟,与来永年并肩战斗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
1944年,由于叛徒告密,中共房涞涿联合县七区区委书记晋耀臣被敌人抓捕。在押送晋耀臣的20多里路上,敌人将铅丝绳穿进他的锁骨拉着走。晋耀臣忍着剧痛,高呼“共产党万岁”——牺牲时,仅28岁。2015年,晋耀臣入选民政部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面对陌生的水网与丘陵山地交错的作战环境,战士们难免忐忑、顾虑重重。萧国生深入连队,与战士同吃同住同战斗,用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了大家的顾虑,成为大家信赖的知心人。1939年2月,在新四军第二次政治工作会议上,他被一致推举为全军“政治工作模范”“共产党员模范”“青年人模范”。
客厅的茶几上,摆放着老人的勋章、老照片、日记等物件。引人注目的,还有一本封皮磨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兵役证》,发证时间为1959年。翻开内页,钢笔书写的字迹,清晰记录着白志荣16年的服役经历,其中就包括他参加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
简牍是古人记载、传递文字信息的工具,从商代一直沿用到魏晋时期。简牍学研究专业门槛高、受众范围小,是典型的冷门绝学。蒋鲁敬2012年从吉林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来到荆州博物馆工作。10多年来,他参与发掘、整理了望山桥楚简、龙会河楚简、胡家草场汉简等多批楚汉简牍,持续进行简牍研究、展陈利用。
风吹过广场,叶子沙沙响。忙活完,王建亮坐在塔边的石墩上,思绪回到了2011年的正月。那个时候,王建亮的父亲王玉顺已是弥留之际,他躺在自家炕上,嘴里却不停地念叨着“回家,回家”。王建亮心里明白:父亲魂牵梦萦的“家”,是烈士纪念塔旁边那间低矮的小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