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明朝长城沿线设有马市,供内地与蒙古各部族进行贸易。马市的开设或关闭,有着十分明显的政治目的。茶是蒙古人生活的必需品,明朝魏焕在《皇明九边考》中说,蒙古人是“无茶则病”。草原不生产茶,统治者严格控制着茶叶的生产和运销,不仅是茶,包括游牧区需要从农耕区获取的一切生产生活物资。
在四川博物院,记者看到一盏唐代邛窑绿釉省油灯,釉色呈青绿色,口径11.9厘米、高4.2厘米,朴实浑厚中透着细腻精致,极具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是邛窑中的精品。省油灯是四川邛窑烧造的代表性器物之一,根据其釉料和烧造温度的不同,呈现青绿色、黄褐色、酱褐色和酱黑色。
2024年3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陕西省宝鸡市岐山(扶风)县周原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进一步揭示了遗址商周时期的聚落结构,并取得了一系列考古成果。
三都地形复杂,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在这样的地块上,先民们在坡顶、山腰和山脚结庐建房。时光流转,承载着大量民族记忆的传统村落被保留下来,散落在崇山峻岭间,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文化景观。截至目前,三都县共有5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三都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水族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字,其文字被称为“水书”。水书是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记录下来的,记录了水族大量关于天文、历法、气象、民俗、宗教的内容,是水族人民的“百科全书”,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至今在水族社会生活中仍发挥重要作用。2006年,“水书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马尾绣特色产业的壮大,“指尖经济”成为水族妇女们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三都县通过“公司+非遗人才+绣娘”的模式,推动马尾绣、蜡染等民族技艺转化为“指尖效益”。目前,全县已有3.7万余名妇女靠双手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浙江温州市中心,东西向主干道望江东路正在修建。从空中俯瞰,原本笔直的主干道拐了个弯——在绕过一处工地后,从旁边的瓯江防洪堤穿出。一测算,绕远了50米。城市主干道,为什么拐弯了?
11月18日,“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在位于巴黎的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中国10个省区市32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套)文物,包括金银器、陶俑、织物、壁画、石像、书画等,从都城建制、社会制度、宗教传播、文学艺术、丝路发展等方面再现盛唐气象。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等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艺,以此制成的纺织品统称为“黎锦”。在外婆、母亲的影响下,谭朝艳从小学习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有时,她会听到母亲和外婆的叹息:“现在织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大学毕业后,打心底喜欢黎锦的谭朝艳一度陷入纠结。2015年,谭朝艳打定主意,返回家乡成立工作室,一门心思传承黎锦。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主要分布于福建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南部。木拱桥既是传统的交通设施,也是当地居民进行情感交流、开展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和建筑艺术。转名录的背后,是非遗技艺传承的持续加强,这离不开政策的扶持、社会的关注,也离不开一代代工匠的付出。
长城不仅有延绵的墙体,作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中北部长城沿线还保留着大量的烽燧、关隘、城堡等遗存,其中的雁门关、广武堡、宁武关、得胜堡、杀虎口、偏头关,太行山上的平型关、娘子关等都闻名于世。
清晨,迎着初升的霞光,从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入口处拾级而上,一条青砖黛瓦、古韵悠悠的儒学美德示范街映入眼帘。步入村中,一排排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三层民居形貌古朴、俨然有序。走进村民家中,“立志、守信、尽孝、重德”的家风家训牌匾随处可见。
忍冬纹也是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艺术果实。北魏时期,佛教艺术东传,外来植物纹饰被雕刻到云冈石窟的壁面之上,推动中国古代美术发生重要变化:我国从商周开始以动物纹饰为主的装饰题材逐渐过渡到以植物纹饰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