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瑞金冈面车灯(答读者问·传统村落)

2025-05-08 08:36:55    人民日报

图为冈面乡上田村村民在表演冈面车灯。
本报记者 周 欢摄
 

2024年10月6日本报第六版报道《江西省瑞金市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客家古邑  沉淀时光》中提到,冈面车灯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蔡秀柱和村民忙活了一上午,赶制了一组精美的车灯。近日有读者询问: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冈面车灯制作技艺?这种技艺制作出来的车灯有哪些独特之处?

 

瑞金冈面车灯的“冈面”指其诞生地——瑞金市冈面乡。车灯是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灯舞的一种。一人扮演坐车(男扮女),另一人推车(假车),表演各种滑稽生活场景,同时边歌边舞、有说有唱,以此谐谑逗趣增添节日气氛,是车灯表演的主体特征。

冈面车灯的起源与北宋名臣蔡襄(端明殿大学士、大书法家)家族密切相关。据明万历二年《蔡氏前修族谱》记载,蔡襄后裔于南宋隆兴年间迁居瑞金上田村,为彰显先祖蔡襄的荣耀,模仿其赴任场景创作了“车马灯”。最初由四人表演,官人骑马、夫人坐车、丫鬟打凉伞、车夫推车,后逐渐舍弃马灯,保留车灯。

冈面车灯灯形独特、花饰精美,制作较为复杂。车灯的制作以竹、木、花纸为原料,工艺流程包括制作木十字架、连接十字架、圈连竹篾、剪纸密封、剪纸花、贴纸花、连接两个轮子、制作凉伞8个步骤。

瑞金冈面车灯不像其他客家灯彩随处可见,它是上田蔡屋独有,表演幽默风趣、灵活多变,曲调优美欢快,长期以来受到客家人的喜爱。在以该地为中心的百十里内颇有名气,享誉一方。2010年,瑞金冈面车灯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报记者周欢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08日 第 17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河念英魂 浩气共长存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