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旅游作为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意义深远,影响重大。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有利于推动文化产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产品传承发展,有利于拓展文化产品受众范围,有助于提升旅游产品知识性趣味性。
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文化领域的改革目标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把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到更高水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让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和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创新,为做好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金秋九月,朱槿绽放。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峰会”),即将于9月24日至28日在美丽的绿城南宁举办。5700多万广西各族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宾朋,共襄国际盛会、共促开放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常德市委编办积极融入文旅产业融合新格局,主动服务地区文化事业,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通过高位推动健体制,统筹资源强保障、突出特色优服务,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助推全市非遗“活态”传承。
“日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决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认为,此举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对国计民生产生深远影响。
水利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奋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汉中市西高新初级中学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只有不同,没有不好”“只有可能,没有不能”的理念,坚持多一把尺子、多一些标准、多一份期盼、多一种等待,善待每一个学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为进一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指明了方向。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需要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不断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持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赋予习近平经济思想新的内涵,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教育同科技、人才一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重要部署。